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ppt,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人类文明的引擎 法拉第(1791—1867) 西门子(1816—1892) 汽车的发明 早期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有线电报的发明 贝尔发明电话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条件: 1)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 2)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2、成就: 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 发送人类第一份电报的电报机 塞缪尔·莫尔斯 (1791—1872)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这一句极普通的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音。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1)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3)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框、第二框、第三框(前3段) 第三框(后4段)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一)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二)棉纺织技术的创新; (三)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四)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五)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二)棉纺织技术的创新;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珍 妮 纺 纱 机 水力织布机 骡机 (二)棉纺织技术的创新; 水力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1785 水力 骡机 克隆普顿 1779 水力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1771 人力 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 1765 动力 成果 人物 时间 ——意义: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三)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1、原因; 1)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2)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过程: 巴本、纽可门、瓦特;  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瓦特和蒸汽机 (三)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3、意义: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第一,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第二,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第三,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第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机械制造的发展。 (四)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克莱蒙号”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五)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1、原因: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2、历程: 1794年和1797年。 19世纪初,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它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 也标志着近代技术体系的最终确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一)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三)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四)化学工业的建立; (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1、理论前提: 2、技术突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动机、发电机、发电站 雅可比 格拉姆 西门子 爱迪生 劳累的爱迪生在实验室的长椅上打盹。 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 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二)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3、影响: 1)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电气工业迅速发展; 3)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柴油机车不仅效率高,且只需蒸汽机车20%的燃料费,还能制造数马力至数万马力大小不同的引擎.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使用柴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