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市湖泊蓝藻分布影响因子分析
吕晋,邬红娟*,马学礼,程来锋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对武汉市15个浅水湖泊在不同水期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蓝藻物种多度及生物量数据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物种鉴定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蓝藻的常见属有微囊藻(Microcystis)、螺旋藻(Spirulina)、平裂藻(Merismopedia)和色球藻(Chroococcus)等。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水深pH、浮游动物生物量是影响城市浅水小型湖泊蓝藻种类组成及分布的主要因子,同时绿藻生物量等对蓝藻组成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武汉市浅水湖泊的高营养盐浓度,总磷及氮磷比不再是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
水华;蓝藻分布;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0-0515-05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2007年5月我国“三湖”太湖、滇池和巢湖相继爆发大面积的蓝藻水华,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危害到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预防蓝藻水华的爆发,开展蓝藻生长限制因子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蓝藻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主要受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是多个环境因子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作用的结果。实验证明,营养盐和水温是影响蓝藻生长的关键因子[1],但其它物理和化学以及生物因子也能够通过一定方式和过程影响水温和营养盐在水体中的分布,水体的水动力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影响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2]。在城市浅水湖泊中,营养盐浓度往往很高,这种情况下如何认识特定水体中不同种类蓝藻的演替规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人们对水华的认识大多是通过表观现象得出的。在许多情况下藻类水华出现的速度非常快,乃至于对特定水体至今仍不能明确诱导水华暴发的主导因子,因此也无从预测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般认为,水温、水文、气候、气象等条件可通过影响湖泊水体的分层、混合以及光照、营养盐的可利用性等,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不同种类蓝藻的细胞密度、种群组成、垂直分布、生命周期等。营养盐的浓度,特别是磷浓度及氮磷比,显著的影响或反映了浮游植物的种群组成[3-6],生物因素方面,来自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捕食压力、来自其他藻类的竞争压力与营养盐共同控制着蓝藻类群的数量及形态[7-8]。
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是一种非线性多元直接梯度分析方法[9],特点是可以结合多个环境因子一起分析,包含的信息量大,结果直观明显,从而更好地反映群落与环境的关系[10]。典范对应分析应用于沉积物硅藻种群[11-12]、浮游植物群落结构[13]等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也较为成功,但应用于蓝藻与环境因子分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研究了城市浅水湖泊蓝藻不同种群的梯度分布特征,揭示了其对环境、生物因子的响应规律,并分离出蓝藻种群结构在这几种主导因子中的变化,探讨了蓝藻生长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在武汉市的月湖、墨水湖、莲花湖、三角湖、龙阳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水果湖、东湖(郭郑湖)、汤逊湖、南湖、青山北湖、塔子湖、张毕湖、汉口北湖共设置15个调查监测点位,这15个湖泊分别处于城市中心或过渡带,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采样时间为2005年3、5、9月,分别对应湖泊水位的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3次采样共得到45个样品,按9月、5月、3月的顺序依次编号。浮游植物样品用采水器采集,用鲁哥氏液固定,用塑料瓶收集带回实验室分析,取25 mL浮游植物亚样品于Hydro-bios的Utermhl计数框,用AO倒置显微镜,在200和400倍下进行物种鉴定与计数。细胞数量的统计和误差处理、根据细胞形状进行浮游植物生物量(湿)的估算参照文献[14]314-318。
浮游动物的样品用100 μm孔径的浮游生物采集网采集,用体积分数为4%的甲醛固定,带回实验室分析;底栖动物用彼得生采泥器(1/16 m2)采集,用1 mm孔径的筛网过滤,同样用体积分数为4%的甲醛固定。每个采样点采两个样品。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鉴定到种,计数并称干质量[9]327-331。
选择pH、水温(Temp)、水深(depth)、采样点距岸边的距离(distance)、总磷(TP)、氮磷比(TN:TP)、浮游动物生物量(ZoopBiom)、绿藻生物量(ChloBiom)、底栖动物的生物量(ZoobBiom)共9个指标作为环境变量进行排序。其中采样点距岸边的距离用哑元变量(0,1)的形式表示。环境因子指标的采样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