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诗歌鉴赏题-山东教学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解答诗歌鉴赏题-山东教学研究.doc

如何解答诗歌鉴赏题 段淑君   诗歌侧重从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面对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读懂它。 第一步,整体感知 从题目到作者到诗歌本身,整体读一遍,弄清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看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如杜甫的《蜀相》,诗中写了杜甫(主人公)参观了武侯祠(做了什么)并想到了诸葛亮的生平(想了什么)。柳永的《雨霖铃》写了作者柳永(主人公)在离开汴京时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做了什么)和分别后的情景想象(想了什么)。 第二步,局部留意 ①留意题目,诗歌中的题目,会承载诗歌的许多重要信息。如“雨后池上”这个题目,“雨后”表诗作时的天气,“池上”表诗作的对象或地点;又如《咏梅》,“咏”表作者的情感倾向是赞美,“梅”是诗作赞美的对象;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是时间,“呈”是事件的主要动作,“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人物。 ②留意作者及时代,作者不同,其诗作的风格和内容就不同,如李白的身世与杜甫的身世就有很大区别,所以二人写作风格一个是浪漫的,一是现实的;同一作家,其前后期的作品格调也有很大差别,如李清照的前期爽朗、明快,后期凄苦、哀伤。时代不同,诗歌的表现也不同。《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③留意议论或直接抒情的语句,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事,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抒情议论句,十分清晰地表现了诗歌的中心主旨。 通过局部的三留意,一首诗的大体情感就有了初步的确定。 第三步,意象分析 意象是构成诗歌的重要元素,离开意象,就谈不上什么诗歌。所以,分析意象是全面深入理解诗歌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分析意象呢? 其方法与步骤如下:确认意象,分析特点,想象画面,理解情感。 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确认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分析特点:“万”和“红”形容山多和热烈;“层”和“染”形容“林”随山势的种植茂密而有层次感,同时浸染了热烈的红色;“漫”“碧”形容江水的充溢广阔和清澈;“百”和“争”形容船多并整装待发的竞争场面;“击”形容雄鹰身姿的矫捷与有力;“翔”形容鱼儿的自由与姿势的优美。 想象画面:壮阔的重山,红透的层林,处处透着热烈的气息;满溢的江水,碧澄澄的颜色,到处是万舸齐发的竞技场面,雄鹰展翅,翱翔太空,鱼儿自由,闲游江底,这一幅幅画面充满了自由与生机,充满了竞争与活力。 理解情感:此词的上片抒发了主人公豪迈、昂扬、自信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个思维步骤——整体感知、局部留意、意象分析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一个连续的而且缜密的思维过程。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明白这首诗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读题做题就顺利多了。 那么如何解答诗歌中的问题呢? 第一、明确考点,各个击破 高考诗歌鉴赏置疑角度分类如下: 1.理解(赏析)诗歌中的重点词句; 2.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 3.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4.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第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考点一:理解(赏析)诗歌中的重要词句 题型示例: (2004年全国卷吉林、黑龙江、云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分析:这是一道炼字赏析题。闹,本义是“热闹”(字面义),作者在这儿用一“闹”字形容枝头红杏,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还原义),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效果义),进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情义)。 方法总结: 1.解释词或句的本义(字面义) 2.解释词或句的语境义(还原义) 3.分析词或句中的技巧义(效果义) 4.总结词或句表达的中心或感情义 公式归纳:本义+语境义+技巧义+感情义=词句理解(赏析) 高考体验: 1.(2007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考点二: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 题型示例: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