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 分 离
膜 分 离 1 概述: 2 膜分离的类型 2 膜分离的类型 膜分离法与物质大小(直径)的关系 2 膜分离的类型 人发直径 70-80 μm 裸眼可见最小颗粒40μm 金属颗粒 50 μm 酵母菌 3μm 假单胞菌 0.3μm 小RNA 病毒 0.03 μm 几种主要分离膜的分离过程 膜材料的特性 (一)膜材料 天然材料:各种纤维素衍生物 人造材料:各种合成高聚物 特殊材料:复合膜,无机膜,不锈钢膜,陶瓷膜 膜材料 膜材料 纤维素膜 膜材料 膜材料 2.1 微滤 以静压差为推动力 利用筛网状过滤介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分离 孔径: 0.025~10μm之间 操作压力:0.01~0.2MPa 2.1 微滤 2.1 微滤 微孔过滤技术应用领域 2.2 超滤 2.2 超滤 以静压差为推动力 利用筛网状过滤介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分离 孔径: 5~10 nm之间 操作压力:0.1~0.5 MPa 超滤应用 超滤从70年代起步, 90年代获得广泛应用,已成为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 蛋白、酶、DNA的浓缩 脱盐/纯化 梯度分离(相差10倍) 清洗细胞、纯化病毒 除病毒、热源 微滤和超滤的分离机理 2.3 反渗透 3. 反渗透 2.3 反渗透 图17-9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模型 2.4 渗析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的小分子杂质, 有时也用于置换样品缓冲液。 由于透析过程以浓差为传质推动力,膜的透过量很小,不适于大规模生物分离过程、但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透析法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 2.5 电渗析 截留率和截断分子量 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以截留率R(rejection)来表示,其定义为 R=1- Cp/Cb 3 浓差极化 3 浓差极化 3 浓差极化 * 改善浓差极化对策: 提高膜面剪切力,减少边界层厚度,Km? Km 与流速、液体黏度、通道的水力直径和长度有关 膜过滤理论 浓差极化边界层中的浓度分布 随主体流动进入微元薄层的速度JvC应等于透过膜的通量与反扩散速度之和,故有 影响膜过滤的各种因素 在超滤中膜两侧压力差△Pt对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 ②浓度 ③ 流速 根据浓差极化-凝胶层模型,流速增大,可使通量增大。 J=Km lnCg/Cb Km=D / ? 料液流速?,??,D?,?Km?,使J?。 ④流速 虽然增大流速有明显的优点,但需考虑: 只有当通量为浓差极化控制时,增大流速才会使通量增加, 增大流速会使膜两侧压力差减小,因为流经通道的压力降增大 增大流速,使剪切力增加,对某些蛋白质不利; 动力消耗增加。 ④温度 在超滤或微滤中,一般说来,温度升高都会导致通量增大,因为温度升高使粘度降低和扩散系数增大。 所以操作温度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影响料液和膜的稳定性范围内,尽量选择较高的温度。 由于水的粘度每升高1℃约降低2.5%,所以,一般可认为,每升高1℃,通量约增加3%。 膜污染 膜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是膜污染 膜污染 膜污染的分类 膜污染 膜污染 化学法常用的清洗剂有: 1.NaOH:发酵工业中用得很普遍,浓度为0.1~1.0M。它能水解蛋白质,皂化脂肪和对某些生物高分子起溶解作用。 2.酸:如HNO3、H3PO4 和HCI。用于去除无机污染物,如钙和镁盐。对不锈钢装置不能用HCI。柠檬酸对含铁污染物有效。 3.表面活性剂:主要对生物高分子、 油脂等起乳化、分散、干扰细菌在膜上的粘附。常用的SDS和Triton X-100,有较好的去蛋白质和油脂等作用。 4.氧化剂:氯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当NaOH或表面活性剂不起作用时,可以用氯,其用量为10-6mg/L活性氯,其最适pH为10~11。 5.酶:酶本身是蛋白质, 能用其他清洗剂就酶。但如要去除多糖时,淀粉酶有一定作用的。 6.有机溶剂:由于有机溶剂对膜和装置有不良作用,因而很少采用。20-50%乙醇可用于膜装置的灭菌和去除油脂或硅氧烷消泡剂,但使用时系统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膜过滤装置型式的及其使用范围 1.膜面切线方向的速度相当快,或有较高的剪切率,以减少浓差极化; 2.膜的装载密度,即单位体积中所含膜面积比较大; 3.拆洗和膜的更换比较方便, 4.保留体积小,且无死角。 膜过滤装置型式的及其使用范围 常见的膜过滤装置类型 管式膜组件 组件的进出料示意图 卷式膜组件 影响膜过滤的各种因素 截留液 透过液 料液 膜 支撑板 隔板 平板式膜组件 板式膜实验室设备图(millipore公司): 板式反渗透膜装置(生产型) 管式膜组件由管式膜制成,管内与管外分别走料液与透过液, 管式膜的排列形式有列管、排管或盘管等。 优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清洗方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