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明】蓝色字体是考纲原文,黑色字体是咱们已经复习到的要点。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北京卷考试说明(历史)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中国古代的政治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1)建立:前1046年武王建西周,与其弟周公旦(辅政成王)先后两次分封。 (2)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3)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朝贵族。 (4)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号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6)诸侯权利:获得封地和人口,封地内世袭统治。 (7)积极作用:有效巩固周王室统治,拓展疆域;分封宗法制明确统治秩序。 (8)后期影响:部分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天子权威。   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关系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国家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4)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统治。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Δ  【复习要点】  (1)背景 ①生产力: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加,井田制瓦解。 ②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新兴地主经济政治势力日益壮大。 (2)目的: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 (3)措施及作用: ①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发展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统一度量衡,推动经济交流,加强中央控制。 ②政治: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建立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强化对人民控制,保障赋税和兵役徭役;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③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专制,从思想上强化统一。 (4)评价: ①积极:废除旧制度,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②历史局限性:轻视教化,刑罚严酷;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秦的统一 (1)条件: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中央集权制确立,人民渴望统一,嬴政才略。 (2)过程:嬴政招贤纳谏,远交近攻,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皇权至上。 ①称号:秦王嬴政首创,三皇和五帝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 (2)中央:三公九卿 ①机构设置与职能 A.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 B.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主管全国军务。 ②评价:他们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郡县制 (1)建立: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全国划36郡,郡下设县,皇帝直接任免郡守、县令(治民、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2)影响:以有任期、非世袭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贵族,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   秦始皇Δ (1)史实 A.成就: a.具体措施:军事: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基本疆域。 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使黔首自实田”;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个人特点:坚韧刚毅;敏锐迅捷;锐意进取,勤于政务;发现人才,用人不疑;勇于纠错,胸怀博大。) b.影响:奠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初步奠定中国疆域,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利于民族融合及中华民族形成,推动北方、西南地区的开发及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暴政:严刑苛法、徭役(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兵役。 (2)结论: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3)从汉至元的政治演变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的解决 ①背景 A.郡国并行:汉初认为秦“孤立而亡”,分封同姓王 B.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汉景帝“七国之乱” ②解决:汉武帝(主父偃)颁布“推恩令” A.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分割土地为侯。 B.影响:王国力量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其它措施 ①内外朝制度的出现 (1)建立内朝(中朝):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 (2)影响: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②察举制的实施:汉武帝命郡国举荐孝、廉,建立人才选拔制度。 ③刺史制度的建立:十三州,位卑权重,监察地方。   北魏孝文帝改革Δ (1)背景 ①鲜卑拓跋部建北魏,转向定居农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但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落后。 ②北方民族融合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