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乳液的性质及应用.ppt
2.基于液膜的传质Ⅰ—界面传质机理 — Presented by Tondre and his co-works 基于液膜的反胶束或微乳液界面传质机理 Interfacial transfer mechanism for solute extraction by taking reversed micelle or microemulsion as a liquid membrane 3.基于液膜的传质Ⅱ— 液膜促进传质机理 液膜分离Ⅱ型促进迁移机理 Facilitate transfer mechanism of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separation Nd3+ 3H+ 3H+ Nd3+ Nd(HR2)3 (HR)2 Nd3+ H+ 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其优缺点 乳化液膜,1968年由华裔科学家黎念之博士发明 液膜 支撑液膜,1967年Ward, Robb开发 开发中的新膜过程-固定膜界面萃取 (膜萃取) Organic phase Feed Feed Feed Feed Feed Feed Feed 水相 有机相 中空纤维包容液膜 乳状液-中空纤维膜 Liquid membrane Striping Feed Feed Striping Feed Striping Striping EM EM EM EM EM EM EM Feed 萃取不受热力学平衡限 制,但膜制作工艺复杂 萃取不受热力学平衡限 制,但液膜不稳定 共同缺点:需要相分散和聚结;易发生溶剂损失;易乳化;需要考虑两相间的密度差等 分 散 萃 取 溶 剂 萃 取 乳 化 液 膜 萃 取 微 乳 液 膜 萃 取 非分散萃取 膜 溶 剂 萃 取 支 撑 液 膜 萃 取 中空纤维包容液膜萃取 受热力学平衡限制,需要反萃 无热力学平衡限制,膜稳定性差 无热力学平衡限制,膜装置复杂 乳状液中空纤维膜萃取 无热力学平衡限制,热力学不稳定 溶剂萃取技术的发展 非离子型微乳液对稀土的非分散萃取 -中空纤维膜萃取 实验装置 微乳液-中空纤维膜萃取稀土实验装置 hollow fiber contactor raffinate microemulsion receiving phase feed pump oil 48.3 8.9 48.7 8.7 47.3 8.3 48.6 9.4 5:1 57.2 9.6 57.0 9.0 56.2 8.5 56.8 10.0 4:1 63.8 10.2 64.7 9.6 61.5 8.9 63.3 10.2 3:1 70.6 10.8 70.4 9.8 69.5 9.6 70.4 10.8 2:1 79.4 11.8 78.9 10.0 79.4 9.8 80.2 10.8 1:1 Nd3+ E/% F Pr3+ E/% F Ce3+ E/% F La3+ E/% F 流量比 Rv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料液与微乳液流量比对萃取率、富集倍数的影响 表6-2 不同流量比时RE3+的萃取结果 表6-3 不同膜萃取器数量时RE3+的萃取结果 21.7 96.6 21.9 96.8 20.6 95.5 21.1 96.0 5 21.7 96.3 21.5 96.7 20.3 95.4 21.1 95.8 4 21.2 95.6 20.2 95.3 19.3 94.3 20.8 95.1 3 16.9 83.2 15.1 83.9 14.6 80.8 16.2 81.7 2 10.2 63.8 9.6 64.7 8.9 61.5 10.2 63.3 1 E/% F E/% F E/% F E/% F Nd3+ Pr3+ Ce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