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综合布线概述,弱电系统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系统图,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图,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什么是智能建筑? 美国智能建筑协会将智能建筑概括为“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这4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使其为用户提供一个既高效率又 工作环境。 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定义是:在一座建筑中设计了可响应的功能并具有适应用户对建筑物用途、信息技术变动时的灵活性。智能建筑应该是安全、舒适、系统综合、有效利用投资、节能和具备很强的使用功能,以满足用户实现高效的需要。 什么是智能建筑? 在我国,智能建筑被广泛接受的描述性定义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4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最优化的设计,采用先进的4C(计算机、控制、通信、显示)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集成管理系统,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什么是智能建筑? 所谓智能建筑,就好像给传统建筑加上“聪明”的头脑和“灵敏”的神经系统。它的“智能”体现在: 1)建筑物能“知道”建筑内外所发生的一切情况; 2)建筑物能迅速地“响应”用户的各种要求; 3)建筑物能“确定”最有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舒适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 强电和弱电的区别 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 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与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问题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诸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和可靠性等。除此之外,与强电相比,弱电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筑弱电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发展迅猛,并朝着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建筑的兴起正是建筑弱电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将从单栋大楼转变为成片开发,形成一个位置相对集中的建筑群体,称为智能建筑群。而不局限于办公大楼,会向公寓、酒店、商场、医院、学校等建筑领域扩展。 智能大楼 ? 智能小区? 智能社区 ? 智能城市? 智能国家? 智能地球 传统布线致命弱点 1)系统不兼容。各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各系统互不关联,互不兼容。 2)设备相关性。各系统的终端设备只在本系统内有效,超出本系统不被支持。 3)工程协调难。工程施工分别进行而难以协调,造价高,工程完工后统一管理较难。 4)灵活性差。缺乏统一标准与统一的传输介质,系统一经确定难以更改,灵活性差。 从国家推荐标准到国家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7 年10 月1 日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新版标准的特点 新版标准是在2000版标准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比2000版标准更为完善,更加符合目前行业的发展。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入了相当多的新内容,特别是在设计内容上,80%都是新的内容,而验收标准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规范的布线系统照片 不规范的布线系统照片(教1) 不规范的布线系统照片(教1) 多级小hub串接 看看真正标准化的布线系统 精致、规整的布线 一柄倒插的“利剑 ” ?给人一种小溪汇成大河的感觉 这样的标识,哪个网管还会说找不到? * /new/ququtu.GIF * * * /ah_service/images/network-document4big.jpg * T568标准——主干子系统 2) 主干(垂直)子系统(Riser Subsystem) 主干子系统又称为垂直子系统或干线子系统,是楼层之间垂直干线电缆的通称。它由设备间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电缆(或光缆)组成。包括主主交叉连接MC(Main Cross-Connect)、中间交叉连接IC(Intermediate Cross-Connect)、和楼间主干电缆(或光缆)以及将此干线连接到相关的支撑硬件组合而成,它提供设备间总(主)配线架(箱)与干线接线间楼层配线架(箱)之间的干线路由。一般都选用光纤或大对数双绞线。它涉及主跳线架、中间跳线架、建筑物内外的主干线缆等。主干系统还包括: 干线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和设备间之间的水平和垂直电缆走向通道。 设备间和网络接口之间的连接电缆或引入设施间与建筑群子系统各设施间的电缆。 干线接线间与各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之间的连接电缆。 设备间和计算机主机房之间的干线电缆。 主干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便提高传输速率; 光纤可选用多模的,也可选用单模的; 主干要求考虑防雷击。 T568标准——工作区子系统 3) 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Subsystem ) 工作区子

文档评论(0)

wd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