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科普知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蛇类科普知识 我国的蛇分布广泛,种类丰富,截至2012年6月的统计,中国蛇类总数约为240多种。 1、蛇的身体结构 蛇全成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线不分明,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 1.头部 普通无毒蛇呈圆锥状,吻端细然后端粗。但大多数的毒蛇蛇头后部特殊宽大,呈三角形。口腔内上颌骨和齿骨具有一对或数对齿,毒蛇的上颌齿往往特化,蝰蛇科毒蛇上颌齿呈中空管状,叫做管牙;眼镜蛇的毒牙侧面具沟,叫做沟牙。   2.躯干部 呈长筒状,有鳞片掩盖。背部鳞片较小,呈六角形或圆形,有些光滑,有些粗糙有棱,这是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的一个重要特征。腹部鳞片扁平,横向排列。躯干后端的腹面具有一条裂痕,这就是肛门。   3.尾部 肛门以后的部位为尾部。尾部自前端向后端逐步变小。雄蛇的尾部内侧有一对交配器,叫做半阴茎,平时收于尾部内侧,交配期间翻出体外,可见角质刺状突起,是蛇类分类学重要特征。 2、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方法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分 无毒蛇一般头原形,,体型细长,体色较为灰暗,爬行速度快,皮肤一般具光泽。 毒蛇根据毒牙的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毒蛇根据分类学也可分为三大类:为管牙毒蛇(蝰蛇科下属蝰亚科和蝮亚科蛇类),前沟牙毒蛇(眼镜蛇科中的眼镜蛇亚科,环蛇亚科,海蛇亚科)和后沟牙毒蛇(以游蛇科的水蛇属,林蛇属为主) 其中,前两种毒蛇毒性较强,后沟牙毒蛇毒性较弱。 毒蛇的毒性根据毒理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毒(环蛇属),血液毒(蝰蛇、烙铁头蛇等)和混合毒(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 剧毒蛇的外部形态特征如下 蝰科毒蛇:1、一般头部为明显的三角形,颈细,头颈形似尖锹;2、瞳孔纵裂,形似猫眼;3、体色灰暗,皮肤无光泽;4、自肛门后,尾部骤然变细;5、接近时往往盘成一盘,尾部震动敲打地面做出声响;爬行速度较为缓慢。6、一些种类激怒时会发出喷气声(蝰蛇、尖吻蝮)。 眼镜蛇科毒蛇: 眼镜蛇亚科1、头部为原形,颈部粗,个别种类颈部会张开作扁平状,背面呈现眼镜状(舟山眼镜蛇)、圆圈(孟加拉眼镜蛇)或“^”形(眼镜蛇)斑纹;2、眼小,黑色,瞳孔圆形;3、体色褐色至黑色,带白色至黄色横纹/斜纹。4、体型较粗大,激怒时常竖起前半段身体,并发出“呼呼”喷气声。 环蛇亚科 1、身体细长,头颈区分不明显;2、脊背隆起,细看最中央一列背鳞片呈六边形;3、全身有白色或黄色环带状横斑;4、尾尖粗钝;5、夜间水边较为常见。 毒蛇毒牙、毒腺等的内部形态构造 毒蛇的毒牙末端有导管,与毒腺相连。噬咬受害者时,毒牙刺穿受害者皮肤,毒腺内细胞分泌的毒液经毒腺周围的肌肉挤压后排出,经由导管到达毒牙,注射入受害者肌肉或血管等组织内部造成危害。 毒牙主要分为管牙,前沟牙和后沟牙三种。 管牙毒蛇,顾名思义,毒牙弯曲,呈中空管状注射器状,末端和基部各有一口,为毒液的出入口。基部的入口与导管相连,毒液流入入口,经由管状结构,从末段的出口流出,注入受害者体内。是进化程度较为完善的结构。蝰蛇科的蛇类具备这种结构。 前沟牙毒蛇毒牙弯曲程度较小,呈中空管状,侧面开放呈沟壑状,末端沟壑变宽,呈开口状。噬咬猎物时,毒液从侧沟流出。 后沟牙毒蛇位于上颌齿末段,弯曲程度最低,与上颌齿相邻的其他无毒牙形态类似但稍大。结构与眼镜蛇科的前沟牙类似。 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 毒蛇咬伤第一时间处理尤为重要,毒蛇咬伤后,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因为被咬后3分钟内,蛇毒100%留在伤口处;被咬伤后30分钟内蛇毒70%留在伤口处;而如果第一时间不予处理,任由蛇毒扩散,则会导致蛇毒被人体几乎全部吸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蛇毒本质为蛋白质。一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都可以破坏蛇毒。 第一时间捆扎伤肢。捆扎位置一般为15~20cm处 清洗患处并准确找到毒牙咬伤伤口。 将钢针烧红热后,沿咬伤印记植入压痕内0.5cm左右。一般深度约为两处牙痕距离的一半。或取用3~5根火柴头聚拢于患处点燃爆烧,高温破坏毒素。(听起来比较痛,但如果耽搁初期处理,会造成更大更长久的痛苦) 1、就近找到溪流等,用低温冰敷,减缓蛇毒扩散 2、口服蛇药片,将蛇药片捣碎敷于伤口周围,但不宜堵塞伤口。 3、如果肇事蛇被打死,应该保留标本进一步鉴定以确定相应血清。 4、减少剧烈运动,即刻送往就近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毒蛇咬伤处理的误区 1、 错误做法:长期过紧结扎不放松——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加速组织坏死。 正确做法:结扎松紧适度,以完全阻止血液回流为宜,每15~30分钟可放松一次。 2、错误做法:用力挤压——加会重机械损伤,后期治疗会出现伤口溃烂,指甲脱落等严重症状。 正确做法:用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清洗浸润伤口代替挤压。 3、错误做法:切开伤口引流——对于血液毒性毒蛇咬伤,切开伤口会导致血流不止等症状,并且会使原本残留在皮肤外的蛇毒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