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应用(制度化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李 骥 概念 抗生素: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抗生素依据它们的作用对象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真菌作用等。 抗菌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的药物 化学药物治疗:并非单指抗肿瘤 磺胺类 (百浪多息) 20世纪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 1944年链霉素问世,用于结核病治疗。目前氨基苷类有10余个品种。 1952年红霉素问世,近年来新大环内酯类有新发展; 60~70年代以来,?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开发和应用,抗菌药物“大爆发”。目前投入市场超过200种。 抗生素:万用灵药? 随着时间的流逝,青霉素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强大 产生耐药性、二重感染 出现新的感染或已控制感染“死灰复燃” 新出现或“卷土重来”的感染 HIV/AIDS、新型肝炎、疯牛病… 肺结核、鼠疫、霍乱、黄热病、登革热… MRSA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结核菌、肺炎链球菌… 非典型性肺炎、马尔堡病毒… 美国因细菌耐药增加医疗费用超过40亿美元 抗菌药物的滥用及耐药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抗菌药是国内耗量最大的药物: 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24%以上 ,比例最大。 住院患者79%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根据药敏实验而选择的只占14% 。 2003年度上海与国际药品销售比较 抗菌药物所占全部药物份额 上海:超过总量的1/4(25.38%) 其中抗生素占3/4以上,头孢菌素近一半。 世界:以调脂药、抗精神失常药占多数 头孢菌素及抗菌复合物制剂仅占2% 销售额前10位药物 上海:有4种抗生素(多头孢类抗生素) 且排名第一、二、四、五位 世界:没有抗菌药 细菌耐药的现状 PRSP MRSA(E) VRE VRSA ESBLs (超广谱?-内酰胺酶) AmpC 酶 (高产头孢菌素酶) 金属酶 信号和警示 △“抗生素时代”(1941-1975)已经结束! 我们将回到“抗生素前时代”! △多重耐药预示我们进入了“后抗生素时代”! (Post-antibiotic era)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必然性 “第二个新时代”尚未到来,可能需20-30年; 感染性疾病面临新局面: 新出现的感染; 已经控制的感染“死灰复燃”; 细菌耐药; 宿主的变化:老年人、免疫抑制宿主增加 优化抗生素治疗策略目标 清除致病菌,恢复机体应 有的功能,是抗菌治疗的首要目的 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减少和预防耐药 节约医疗费用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强调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 强调个体化给药 一、强调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二.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 膜蛋白的缺失或数量的减少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靶位改变 主动外运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细菌细胞膜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似,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渗透性屏障。 细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即膜孔蛋白(porin)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跨越细胞膜的水溶性扩散通道。 抗菌药物也可通过这些膜孔蛋白进入菌体内部,发挥效用。 而某些细菌由于膜孔蛋白较少或蛋白通道较小,使某些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部,产生所谓“内在性耐药”或称“固有性耐药”。 细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而发展成为耐药性。 如原来允许某种抗菌药物通过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 此种耐药机制往往对抗菌药物特异性较差,具有多重耐药性。 外膜孔蛋白OprD2是亚胺培南进入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通道。 OprD2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 碳青霉烯酶 非金属碳青霉烯酶耐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且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亚胺培南)。 该酶已在气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中发现,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亚胺培南耐药性由染色体介导, 金属酶可以水解碳青霉烯类和最近开发的第四代头孢菌素。 金属β-内酰胺酶有广泛传播的潜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