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年7月,20(4) · 57 ·
·综述·
变应性鼻炎的针灸治疗进展
刘思溟 刘巧平 刘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100700)#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针灸;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6.81
doi:10.3969/j.issn.1672-2205.2013.04.019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以阵发性鼻 腹针属于体针的一种特殊疗法,它是应用全息
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变 理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新的针灸疗法。
应性鼻炎病因病机内因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外 通过调动与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使之运转逐渐有
因多为风寒异气侵袭而致病。针灸治疗属于中医传 序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目
统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 的。曾荣[5]等应用腹针理论取穴治疗变应性鼻炎,
文献屡见报道,现就近5年进展总结如下。 治以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益气固表、疏风散寒、补
1 针刺治疗 脾益肾、引气归元。取穴主穴为中脘、下脘、气海、关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一方面是通过刺激患者 元、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配穴为中脘上穴(中脘
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使患部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 穴上5分)。与对照组口服鼻炎康进行对照,腹针组
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减轻患部卡他症状,双向调节达 有效率91.4%,取得到了良好的疗效。腹针疗法对
到治疗目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刺激局部穴位,鼓动经 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见效快、疗效佳、无副作用、痛
络气血,促进机体机能的自我调节而发挥治疗作用。 苦小等优点。
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采用体针、腹针、耳针 另外,亦有通过针刺耳部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脏
等不同方法进行。 腑功能的针灸疗法。耳针可以辅助体针达到治疗和
目前体针主要采用局部取穴与全身取穴相结 控制症状的目的。
合,并配合特效穴位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 2 灸法治疗
局部取穴主要以鼻面部为主,多取迎香、鼻通、 灸法是通过局部的热刺激促进局部及全身血液
鼻根、印堂穴。这些穴位临近鼻部,其次迎香穴为手 循环,减轻鼻腔局部症状,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灸法
阳明大肠经穴位,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 是一种扶正固本、补益强壮的治疗方法,多选取背部
印堂、鼻根穴有温煦通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根 督脉、膀胱经的补虚强壮穴位。通过灸法治疗,肺、
据脏腑辨证取穴。如王秀刚[1]主穴取用印堂、合谷、 脾、肾三脏功能得以加强,从而可增强机体抗病能
迎香、鼻通,肺气虚配以肺俞、风门,肾气虚配以肾 力。三伏天腠理开泄,药物易于进入皮肤,故在伏天
俞、命门,脾气虚配以脾俞、足三里进行治疗。 进行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隔物
全身取穴主要是根据辨证论治、经络的循行和 灸则多是借助所隔之药物的药力及热效应进一步加
脏腑的归属进行取穴。如李晓清[2]对肺虚风寒型的 强透皮渗透作用,从而提高疗效。
患者取穴为风池、百会、迎香、上星、太阳、曲池、足三 2.1 天灸法
里。李述永[3]等治疗选用穴位为大椎、风池、印堂、 天灸是通过药物刺激特定穴位从而调整经络,
迎香、合谷、列缺、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 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疗法。治疗变应性
特殊取穴是医者根据鼻部神经支配的特点取穴 鼻炎这类呼吸系统疾病,一般选用透皮性比较好的
进行治疗,如王胜[4]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来调节鼻 药物,如白芥子、斑蝥、甘遂等。取穴多选取背部腧
腔内腺体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穴,如督脉、膀胱经穴位。如孔亚明[6]观察三伏天天
刘思溟,女,在读硕士生
#通信作者:刘巧平,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58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年7月,20(4)
灸(大抒、风门、肺俞、膏盲、脾俞、肾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