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二中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doc
三维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重点鉴赏课文第二节。
2、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讨论法,多媒体教学,课本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
2、品味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
播放古典乐曲《高山流水》,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演绎了一段“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将他们联系起来,共同演绎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赏析文本
1.猜读标题,明确重点:
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本诗重点是写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明确诗歌写了哪几个方面。
2.自读课文,养成读书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强调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最后交流重点字词。
3、播放配乐视频朗诵,思考两个问题:
①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②概括每段内容,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诗的对应部分。
4、抽读课文,赏析音乐描写:
①抽学生朗读第二段,插入朗读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音乐的句子进行赏析。
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A、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
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
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C、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
⑤归纳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⑥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
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小结
课后作业:
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从歌词、旋律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你喜欢的原因。字数不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播放视频朗诵导入
二、朗读全诗,入情入境:
抽六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回顾诗歌内容,进入情境。
小组合作,问题研讨: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
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
②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明确: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
“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
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③作者在这样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套学案.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数学(理)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新课改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 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
- 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doc
-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二中高二语文文言同义词练习.doc
-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二中高二语文经典名著练习题.doc
-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二中高二语文考试常识积累及常见模板.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