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矿五采区设计
图纸目录
(工程编号:C2012) 序号 图纸名称 图号 比例 1 采区井上下对照图 C2012-109-2 1:2000 2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 利用 1:2000 3 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C2012-163-1 1:2000 4 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C2012-163-2 1:2000 5 采区采掘机械配备平面图 C2012-163-3 1:2000 6 采煤工作面布置图 C2012-157-1 示意 7 采区通风系统示意图 C2012-171-1 示意 8 采区供电系统图 C2012-161-1 示意 9 避灾路线图 C2012-175-1 示意 10 采区瓦斯抽放系统图 示意 11 安全监控系统图 C2012-174-1 示意 12 压风自救系统图 C2012-170-1 示意 13 供水施救系统图 C2012-178-1 示意 14 井下通信系统图 C2012-180-1 示意 15 采区提升运输系统图 C2012-124-1 示意 16 采区巷道断面图册 C2012-122-1-8 1:50 17 采区上部车场布置图 C2012-158-1 1:100 18 采区下部车场布置图 C2012-158-2 1:100 19 下部车场与运输巷交岔点图 C2012-123-1 1:100 20 采区绞车房布置图 C2012-159-1 1:50 21 地质柱状图 利用 示意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一、井田境界及储量
1、井田境界
按照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证(C4100002011061120114025),其井田范围以8个拐点坐标连线为界,开采二1、一1煤层,开采深度由+420m~+140m标高。
井田东西走向长约1730m,南北倾向宽780~810m,面积1.5761km2。
2、地质储量
根据山西省地质博物馆提交的《山西省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核查报告》及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6]083号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确定,全区共获得一1、二1煤层资源储量702.7万t。
3、工业储量
由于矿井保有地质资源储量607.6万t,含(333)级储量182.8万t,本级储量的可信度系数k=0.8,则(333)k=182.8×0.8=146.24万t。
则矿井保有工业资源储量=保有地质资源储量-(333)×(1-k)
=607.6-182.8×(1-0.8)=571.04万t
4、设计储量
矿井二1煤层设计利用储量等于保有工业资源储量减去永久煤柱损失量,即:491.84-(32.24+24.4)=435.2万t。该矿设计开采二1煤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豫国土资储备小字[2006]083号文关于《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山西省地质博物馆于2005年12月提交的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提供的储量数据,该矿保有地质储量491.84万t,矿井设计利用储量435.2万t。
核查报告提出:“二1煤层厚度为0.20m~6.20m”,据此,煤层厚度种类应按“厚煤层”考虑,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应为75%。
2011年12月底,由“山西省寰宇测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做的〖2011年度山西襄垣七一新发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储量动态检测年度报告〗结论:截止2011年底,该矿保有资源储量551.5万吨,其中一1煤层(333)99万吨,二1煤层(111b)116.05万吨,(122b)252.65万吨,(333)83.8万吨。
二、井田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三立井单水平双翼上下山开拓方式。运输大巷水平+238、+208,排水大巷 +208m,回风水平大巷标高+288m。中央采区四采区采用上、下山布置,皮带上山作运输和回风、轨道下山提升物料、兼进风。同时兼做连接回风水平、运输水平、排水水平的主要通道。
主井深168m,直径4.5m,装备1.5t双箕斗提煤进风,安装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副井井径3.2m,井深133m,装备一对0.75t非标罐笼;担负提矸、上下人、物料、进风任务;风井井径3.2m,深134m,安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新核定生产能力为36万t/a。
三、矿井通风与排水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即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目前,该矿在用主要通风机为№22轴流式风机台(转数r/min风量范围m3/min、风压范围,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设备生产。主井底设主、副水仓,水仓容积1300m3,中央泵房安装D85—45×5型矿用离心式水泵3台,配电机功率90KW,一备一用一检修,另安装了2台MD280—43×6型备用水泵。井筒安装管路5套,其中10吋1趟,6吋2趟,4吋1趟,由泵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