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热加工2-2铸造部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2-2铸造部分,铸造材料,福士科铸造材料,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欧区爱铸造材料,铸造材料网,常用铸造材料,宏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铸造耐磨材料,铸造手册造型材料

第二篇 毛坯制造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越王勾践剑――楚国器物; 0.557长、0.046宽。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中原铸剑术: 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 刑(型)范正,金(铜)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中原铸剑术了: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 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曾侯乙编钟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曾侯乙编钟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曾侯乙编钟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曾侯乙编钟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克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曾侯乙墓出土文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   “曾侯乙编钟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最早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和丰富的工程技术语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铸造技术,在工程图学上极有价值,是世界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写照,同时,它也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楷模。堪与古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相媲美。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成语故事  第9章 铸造成型 铸造史话: 第9章 铸造成型 9.1 铸造工艺基础 9.2 铸造方法及应用 9.3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 9.4 铸件结构设计 9.5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特点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不仅与合金的流动性(流动能力)有关,还受到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1. 合金的流动性 指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是合金主要铸造性能之一。 合金的流动性愈好,充型能力愈强,愈便于浇铸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同时,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与排除,还有利于对液态合金冷凝过程所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1. 合金的流动性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2. 浇注条件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3. 铸型填充条件 (1)铸型材料 (2)铸型温度 (3)铸型结构 (4)铸型中气体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1.铸件的凝固方式: (1)逐层凝固;(2)糊状凝固;(3)中间凝固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2.铸造合金的收缩 合金的收缩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1)液态收缩 从浇注温度到凝固开始温度(即液相线温度)间的收缩。 (2)凝固收缩 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止温度(即固相线温度)间的收缩。 (3)固态收缩 从凝固终止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2.铸造合金的收缩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体积的收缩,常用单位体积收缩量(即体积收缩率)来表示。 合金的固态收缩不仅引起合金体积上的缩减,同时,更明显地表现在铸件尺寸上的缩减,因此固态收缩常用单位长度上的收缩量(即线收缩率)来表示。 铸件的实际收缩率不仅与其化学成分有关,还与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等外部条件有关。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若其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则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一些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将其分为缩孔和缩松两类。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    孔洞。 缩孔特征:多呈倒圆锥形,内表面粗糙。 缩孔通常隐藏在铸件的内层,经机械加工后可暴露出来。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直接暴露在铸件的上表面,呈明显的凹坑。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9.1 铸造工艺基础 9.1.2 液态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3.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2)缩松的形成与防止 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 缩松的形成原因:由于铸件最后凝固区域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得不到补充,当合金以糊状凝固的方式凝固时,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