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对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pdf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蛔 .Sci.2007。35(4):1057—1058。1124 责任编辑 刘月娟 责任校对 胡先祥
科技对茶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王黎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 从茶叶的种植、加工等方面阐述了我国近年科研成果,并且分析这些科研成果给我国茶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 茶产业;科技;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oo7)o4—01057—02
PrlmlotionofScienceand dIl帅 蚰 TeaIndustry
Ⅵ Li-ming (WuxiInstituteofCorrenere,Wuxi,Jiangsu214153)
AI)araet Thelatestscientificachievementsoftheplantsandtheprocessm.g0ftheteawereexpatiated.ThecIl£Imesfortheteaindustrybroughtby
theseachievementswerepointedout、
Keywords Teaindustry;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lm~nt
19世纪以前,我国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茶叶出 行了积极探索。农业防治方法主要有:①使用捕集作物诱杀
口居世界首位。帝国主义的入侵、2次世界大战和长期 内战 有害生物。斯里兰卡在茶园中种植万寿菊杀死线虫。种植合
摧毁了我国茶产业。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产茶国如英属东印 欢植物诱杀白蚁;②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改善小生态环
度(印度尼西亚)、印度、锡兰(斯里兰卡)等国家相继崛起。 境,减轻病虫发生。如印度和斯里兰卡规定每发展 1}Ⅱll2有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产业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目前中国已 茶园。必须养殖5o头以上牛、羊畜群或一定面积的蚯蚓,以
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国、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并形成 确保足够的有机肥,斯里兰卡还通过掌握修剪季节,使修剪
了种植、加工、贸易、教育、科研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然而我 后重长的枝条恰好处于茶枝小蠹虫不能危害的成熟度。生
国茶业种植和加工仍较分散 。产品单调,企业效益低 。在国际 物防治方法主要有:①利用异性诱杀,保护天敌以防治害虫;
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寻找茶产业发展的突破 口,增 ②利用微生物改善茶园生态和防治病虫害,如印度和斯里兰
加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已迫在眉睫。在当今知识经济 卡在茶园中施用磷酸可溶菌制成的生物肥料,以减少土壤中
时代,走以科技带动茶产业发展将是一条必经之路。但是与 氮素的流失。印度还在茶园中推广使用氮素固定菌,13本用
其他农产品不同,茶叶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 颗粒体病毒防治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南印度应用木霉菌
文化。它具有其特有的 “嗜好性”和 “不可替代性”。在提倡 防治茶枝溃疡病,此外,白僵菌和绿僵菌也广泛用于茶叶病
以科技发展茶产业的同时。既应保留传统茶产业的精华。又 虫害的防治。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杀虫灯、诱虫板诱杀
应充分吸收现代新科技为茶产业服务。笔者综述了近年来 害虫。如利用黑光灯诱杀有趋光性的茶树害虫。
科研成果对茶产业的贡献。 此外,也可以采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目前已开发出多种
1 茶叶种植方面 生物农药,如茶尺蠖病毒水剂、茶尺蠖病毒 BI混剂 (水剂)、
1.1 无性系良种 我国茶叶单产低的原因是茶树 良种普及 茶尺蠖病毒农药混剂(可湿性粉剂)、粉虱真菌混剂(可湿性
率过低 。无性系良种具有种性纯、变异性小、适应性和抗逆 粉剂)、白僵菌871、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
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发芽整齐、适合机采等优点。发展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