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pdf

2∞3年第2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2003 Vol40 0FNANJINGUNIVERSITY 第40卷 JOURNAL andsocial Ceneral.№152 Sc汹ccs) (总152期) (Philosophy,Humanides 宋代文学研究· 谈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4 俞士玲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1 摘要:近读苏轼,发现苏轼是创造、使用幻变异化故事的大师,幻变异化是构成东坡文 学特点和创作方法的重要因素.认识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对认识宋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向, 如题材的俗化、以文为诗等也不无裨盘。,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现象在苏轼各期文学和各体 文学中有各自的表现和作用,并赋予了苏轼文学特殊的美感和趣味。 关键词:幻变异化;苏轼文学;翻空出奇;多趣 中田分类号:哪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3)02一012l—08 古人基于认识水平和哲学考虑,往往有幻变异化的观念。如《列子·周穆王》尹文先 生引老聃语日:“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 死。穷数达变,园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周易·乾卦》“彖辞”孔颖达疏云:“化谓 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庄子·大宗师》云:“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搜神记》卷三云:“夫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之变异,无有定体。”可见,幻变异化,从时间 上看具有突然性;从变化的走向看,具有匪夷所思的特点;从对象上看,则十分广泛。对于 幻变异化现象,小说研究者关注较多,诗文研究者关注较少。近读苏轼,发现苏轼是创造、 使用幻变异化现象的大师,幻变异化是构成东坡文学特点和创作方法的重要因素,认识苏 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对认识宋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向,如题材的俗化、以文为诗等也不无裨 益。本文拟分析苏轼文学中的幻变异化现象,探讨其在苏轼各期文学和各体文学中的表 现和作用,以及其赋予苏轼文学的美感和趣味。 一、苏轼幻变异化文学的阶段性特征 因受教于道士张易简和眉山的神仙气息,苏轼对神仙和幻变甚有悟性。苏轼在《黄 泥坂辞》中说:“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Ⅲ阳“’(清王文诰集注、孔凡礼点校 《苏轼诗集》,所引施元之注、冯应榴注均出此)清延君寿《老生常谈》说苏轼:“天地生一 传人,从小即心地活泼,理解神透。如东坡《人峡》诗:‘闻道黄精草,丛生绿玉寥。尽应充 食饮,不见有彭聃。’……《双凫观》云:‘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 +收稿日期:2002一lO—10 作者简介:俞士玲(1966一).女,安徽无为人,南京尢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121 ≯滠,囊i弱惑;薹i滋i囊藕蠢,l 万方数据 攀。’以年}普按之,公作此诗不过二十岁,若钝根人有老死悟心不牛者,雉以语此。”1“”“”’ 苏轼在文学中表现幻变,始J:嘉精四年(1059)与父兄进京的途中。一路上,仙风道气极 浓的二峡,留有很多传说的荆门、隆中,使苏轼涛中充满了幻变,就连一饮一啄也使东坡产 生幻思遐想。如巫山神女本就有无穷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