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托马斯·杨.doc
[科目] 物理
[关键词] 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文件] wlxj56.doc
[标题] 托马斯·杨
[内容]
托马斯·杨
一、生平简介 托马斯·杨(Thomax Young,1773—1829年)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1773年6月13日生于萨默塞特郡的米菲尔顿。他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兴趣十分广泛。后来进入伦敦的圣巴塞罗缪医学院学医,21岁时,即以他的第一篇医学论文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到爱丁堡和剑桥继续学习,后来又到德国哥廷根去留学。在那里,他受到一些德国自然哲学家的影响,开始怀疑起光的微粒说。1801年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为光的波动说的复兴奠定了基础。1829年5月10日杨氏在伦敦逝世。
二、科学成就
1.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为光的波动说奠定一基础。
杨氏干涉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他让通过一个小针孔S0的一束光,再通过两个小针孔S1和S2,变成两束光。这样的两束光因为来自同一光源,所以它们是相干的。结果表明,在光屏上果然看见了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后来,又以狭缝代替针孔,进行了双缝干涉实验,得到了更明亮的干涉条纹。在他之前,不少人曾进行过光的干涉实验。由于他们是用两个独立的非相干光源发出的两束光迭加,因此,这些实验都失败了。
他用这个实验首先引入干涉概念论证了波动说,又利用波动说解释了牛顿环的成因和薄膜的彩色。1801年他引入叠加原理,把惠更斯的波动理论和牛顿的色彩理论结合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规则光栅产生的色彩现象。1803年,他又用波动理论解释了障碍物影子具有彩色毛边的现象。1820年他用比较完善的波动理论对光的偏振作出了比较满意的解释,认为只要承认光波是横波,必然会产生偏振现象。
2.对人眼感知颜色的研究,建立三原色原理
他还第一个测量了7种颜色光的波长。他曾从生理角度说明了人眼的色盲现象;他还建立了三原色原理,指出一切色彩都可以从红、绿、蓝这三种原色的不同比例的混和而得到。
3.对弹性力学的研究
托马斯·杨对弹性力学很有研究,特别是对胡克定律和弹性模量。后人为了纪念杨氏的贡献,把纵向弹性模量(正应力与线应变之比)称为杨氏模量。他还首先使用运动物体的能量一词来代替活力。
4.在考古学方面的贡献
1814年他开始研究考古发现的古埃及石碑,他用了几年时间破译了碑上的文字,对考古学作出了贡献。
三、趣闻轶事
1.敢于向权威挑战
1801年,托马斯·杨在他出版的《声和光的实验和探索纲要》一书中,写道:“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是我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有时甚至可能阻碍科学的进步。”他出于对科学真理的敏锐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向权威挑战。
2.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托马斯·杨一生,兴趣广泛,博学多艺。他除了以物理学家闻名于世外,在其它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
他从小就广泛阅读各种书藉,对古典书,文学书以及科学著作无所不好,并能一目数行;他精通绘画、音乐,几乎掌握当时的全部乐器;他一生研究过力学、数学、光学、声学、生理光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等,可以说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