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与救济全.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利与救济全,李毅吧深夜福利全图,动漫h福利全光图片,李毅吧少女福利全图,幼nv福利全图,李毅吧学生福利全图,李毅吧微信福利全图,幼木耳福利全图,张萌澄全套福利图,热血江湖全民福利

第一章 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福利 福利(Welfare)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的由来 对社会福利的理解 社会福利状态:人类生活中幸福和正常的状态 社会福利状态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广泛 社会福利状态会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 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 社会福利制度包含的内容是变化的,在当代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包括促进人类幸福,拯救社会病态的慈善活动或政府行为 社会福利制度分类 狭义社会福利制度: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welfare?services) 广义社会福利制度:强调社会福利制度在促进和实现人类共同福利中的作用 非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自发性 正式的社会福利制度:宗教与非宗教慈善活动(非盈利组织) ,也被称之为“第三部门” 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或收入保障服务,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医疗服务;教育;住房;社会工作服务和对个人的社会服务;就业 广义社会福利制度和狭义社会福利制度对比 对象不同:狭义:“弱势群体”;广义:扩大到了全体公民 社会福利的项目:狭义: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等服务:广义:扩大到了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等项目 社会福利的提供者:狭义:民间组织、政府;广义:全社会 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社会保障从属于社会福利 两者受益对象不同 社会保障:一部分发生了特定风险的特殊社会成员才能享受 社会福利的收益对象比社会保障广 两者的组织者不相同 社会保障制度的组织者是政府 社会福利制度的组织者:政府,慈善团体,社区,个人 社会福利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福利理论产生阶段:福利经济学的形成 社会福利理论的形成阶段:福利国家论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福利理论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当代西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福利经济学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的哲学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 :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人应该具有的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应有三等人: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有节制之德的奉养者(《理想国》(The Republic) ) 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 - 公元前322 ) :人们通过国家來实现生活的幸福。国家的目的就是保证人們过一种“优良的生活” 基督教:平等、互助與普遍幸福 英国,1601年,《济贫法》:救助对象为体健的贫民、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及老病残人士 斯宾汉姆兰德制:救济线补差 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社会福利思想 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幻灯片 5 看不见的手(经济规律):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贫困原因:劳动力剩余 国家和政府不应该对穷人和福利给予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在自由的经济市场中都能得到解决幻灯片 6 英国议会,1834年,新《济贫法》 救济范围缩小 歧视色彩更明显:承认接受救济是不体面的,个人的人身自由要受到限制和失去政治权利 马尔萨斯 贫困的根源是人口过度增长,是由于贫困者自身引起。 抑制人口的增长和繁衍: 抑制人口的增长的方法: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 倾向于用道德限制手段(包括晚婚和禁欲)来控制人口增长。但只建议对劳动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这样的措施,因为较低的社会阶层对于社会弊病要承担较大的责任。 救济不仅没意义,而且会给贫民带来依赖心理。 提倡国家福利的福利经济思想 背景 1881年11月,德皇威廉一世颁布《黄金诏书》宣布实施《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国家福利的产生 尤斯蒂(官方学派,Cameralist ):市民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提高社会公共福利 君主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为了普遍臣民的利益,应该通过国家的行政权力来实现福利国家,国家的财政支出是福利社会的基础 李斯特(旧历史学派) 俾斯麦与新历史学派 劳资问题是伦理道德问题。只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他们的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即可解决 改变方法:国家通过他的行政职能来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思想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收入分配体制不公,社会分化严重 基本观点:经济运行应该达到“经济福利最大化” 庇古,1920,《福利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福利经济学之父 福利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边沁(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 自然将人置于乐和苦两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