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_关于_民国文学_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pdf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_关于_民国文学_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 ——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 丁 帆 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在《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 文学史遗忘和遮蔽的七年(1912—1919)》里所要表达的观点尚有一些意犹未尽 之处,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若干问题做进一步论证。 一、“晚清文学”归属“清代文学”“民国文学”就是“民国文学” 以我个人的一己之见,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什么可犹豫不决的。任何一种 断代,只要一刀切下去,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关键就在于我们应该取利 益的最大值。既然我们治的是中国文学史,那么,按照传统的中国文学史的切 分方法来给中国清以后的现代文学进行断代,最合适的切点就在1912年的民国 元年,因为它不仅标志着一个旧的朝代的逝去和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而且更 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和以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各个朝代的封建文化和文学进行了本 质上的告别,从此开始了一种新文学——内容上的人本主义主潮和形式上的白话 文创新实践——的审美跋涉。 无疑,就上述问题的讨论,在古代文学界已经有过多次的交锋,过去(指20 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其焦点集中在分期的依据究竟是在政治史还是文学史的所 谓自身规律上来划分的讨论上,其实,我一直以为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中 国文学为什么从古至今都要按朝代划分呢,其答案却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在 中国,有哪个朝代的文学突破了政治文化所给定的范畴呢?!有哪种所谓“创作 主体、作品思想内容、文学体裁、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文学流派、文学思潮、 文学传媒、接受对象” 1 能够脱离它所处时代政治文化的统治和影响呢?!不必 说几千年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文学了,即便是欧洲文学的发展进程也与同时代的政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的阶段性成果,立 项号为10JJD750012。 ·25·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研 究 丛 刊 . 2 0 1 1 年 第 3 期 治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按时代更迭的顺序进行文学史的切割,并非是中国 文学史的独创。我倒是局部同意周明初先生在《文学史分期问题浅议》里所阐释 的第四条意见:“1949年以后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于古代文学部分的处理,一 般是依朝代进行分期的,唯独到了清代文学部分,将它分成两段,一段为清前中 期文学,属于古代文学部分,另一段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晚清文学,属于近代文 学部分。强行割裂文学史,造成了体例上的混乱,这在政治统率一切的年代原是 2 不得不如此的,也由此可见基于政治史的分期划分文学史的荒谬性。” 周先生说不应该把前中清和晚清割裂开来的观点是对的,不错,这种将清代 文学一分为二的划分的确是1949年后学术依附于政治需求的典型事例,但这恰恰 就是破坏了按朝代划分文学史的典型范例,与文学史与政治文化史关联性的切分 依据也是背道而驰的。所谓“近代文学史”的强行切割是政治主观介入的结果, 而政治史的划分不能因为某些人的一种偏执的观点就被否定,历史已经证明这种 切割是弊大于利的做法,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混淆两种不同意义与层面上 的逻辑关系,将利用政治力量介入文学史的划分和依据政治文化史来进行文学史 的划分混为一谈,因为这完全是两码事。 就当下学界对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划界问题的讨论,争议的焦点已经 转移,不再纠缠在五四前后几年短距离的边界划分上,而是集中在“晚清”、 “民国”和“五四”这三个节点上,我在上一篇论文里主要解决的是“民国”和 “五四”间的棘手问题,但是,“晚清”和新文学的切割问题仍然是横亘在我们 学术前沿的一个新的断代史命题。 将“晚清”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端已经成为一些著名学者的共识,无疑,它 会将新文学史向前推进30—50年。为新文学增添丰富的内容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 事情,但是其中所隐含着的许多问题尚须一一解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严家炎先生就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