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纳滤.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纳滤,纳滤膜,纳滤净水器,纳滤设备,纳滤膜净水器,纳滤膜原理,纳滤技术,纳滤净水设备,纳滤净水机,陶氏纳滤膜

* ? ? ? ? ? ? ? 一、概述 第六章 纳滤 (NF) 推动力: 截留分子量: 压力差 200~2000 截留分子尺寸: 约1~10nm 分离特性: 纳滤膜特点: 在超滤和反渗透之间 具有离子选择透过性。 对阳离子截留率:H + < Na+ < K+ < Ca2+ < Mg2+ < Cu2+ 对阴离子截留率:NO3- < Cl- < SO42-< CO32- 二、纳滤膜的制备 1、转化法 (1)超滤膜转化法 纳滤膜的表层较超滤膜致密,调节制膜工艺,先制得较 小孔径的超滤膜,然后进行热处理、荷电化后处理使膜表 面致密化,而得到具有纳米级表层孔的纳滤膜。 例如 高田耕一等人先制得小孔径的聚β-氯苯乙炔超滤膜, 再对该膜热处理,最后用发烟硫酸磺化,制得纳滤膜。该 膜 在 0.4MPa 压 力 下 , 对 聚 乙 烯 醇 -1000 的 截 留 率 高 达 94%,水通量为1.3m3/(m2·d) (2)反渗透膜转化法 纳滤膜的表层较反渗透膜疏松,在反渗透膜制膜工艺 基础上,调整有利于膜表面疏松化的工艺条件,如铸膜 液中添加剂的选择,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等,使表层疏 松化制得纳滤膜。 2、共混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进行液相共混,在相转化 成膜时,由于它们之间以及铸膜液中溶剂与添加剂的相 容性差异,影响膜表面孔径大小及分布。通过合理调节 铸膜液中各组分的相容性差异及工艺条件对相容性的影 响,制备具有纳米级表层孔径的合金纳滤膜。 3. 复合法 (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方法) 在微孔基膜上复合上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表层 超薄表层制备及复合 (1)涂敷法 将铸膜液直接刮到基膜上,或借助外力将铸 膜液轻轻压入基膜的大孔中,再利用相转化法成膜 (2)界面聚合法 (目前主要制备方法) 用微孔基膜吸收溶有单体或预聚体的水溶液,沥干多 余铸膜液后,再与溶有另一单体或预聚体的油相(如环己 烷)接触一定时间,反应物就在两相界面处反应成膜。 (3)化学蒸气沉淀法 先将一化合物(如硅烷)在高温下变 成能与基膜(如微孔Al2O3基膜)反应的化学蒸气,再与 基膜反应使孔径缩小成纳米级而形成纳滤膜。 三、典型纳滤膜商品 1. 芳香聚酰胺类复合纳滤膜 美国Film Tec公司的NF50和NF70的复合层组成如下 项目 纯水通量L/m2·h 压力MPa NaCl 脱除率% MgSO4脱除率% 葡萄糖(Mw=180)脱除率% NF50 43 0.4 50 90 90 NF70 43 0.6 70 98 98 2. 聚哌嗪酰胺类复合纳滤膜 Film Tec公司的NF40和NF40HF膜 项目 纯水通量L/m2·h 压力MPa NaCl脱除率% MgSO4脱除率% 葡萄糖(Mw=180)脱除率% NF40 43 2.0 45 95 90 NF40HF 43 0.9 40 95 90 四、纳滤膜的污染及清洗 1. 无机污染 CaCO3垢是由化学沉降作用引起的。SiO2胶体颗粒 主要是由胶体富集作用决定的。 2. 有机污染 极性有机物在膜表面吸附是氢键作用、色散力吸附 和憎水作用的结果。膜表面电荷、憎水性、粗糙度, 对膜的有机吸附污染及阻塞有重大影响。 对于非极性的、憎水性的有机物会浓缩在膜表面 上;其次,高分子有机物的浓差极化也有利于它们吸 附在膜表面上;再次,水中钙离子等与有机物官能团 相互作用,会改变这些有机物分子的憎水性和扩散性。 *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