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0%百泰DF对紫薇白粉病的
防治效果研究
史骥清
(江苏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吴江215200)
有较好的防效,明显优于对照农药百菌清。
关键词:紫薇;白粉病;防效
etChen]是吴江市园艺生产中木
紫薇白粉病[Uncinuliellaaustraliana(Mcalp.)Zheng
本花卉紫薇苗期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幼嫩组织,初发病时病芽和嫩梢上出现厚的自粉层,
影响展叶和开花,多年来我们使用三唑酮、百菌清等防治紫薇白粉病,但因病菌抗药性的产
生使近年来的防效明显下降,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掌握病害发生规律的基础
上,使用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药60%百泰干悬浮剂,进行了防治紫薇白粉病
的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l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60%百泰DF(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中国农资上海分公司提供);
20%三唑酮WP(江苏镇江农药厂有限公司,市售);
75%百菌清WP(江苏江阴利港精细化工厂产品,市售)。
1.2处理及设计
750倍、1000倍、l250倍稀释液;20%
田间发病初期开始用药,试验设60%百泰DF
2
三唑酮WP500倍液;75%百菌清WP500倍稀释液和对照区(喷清水,不施药)共6个
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0m2。
一1.3试验方法
试验在吴江市松陵镇创新花卉园艺场的花卉基地内进行,紫薇品种为大花紫薇(Lager-
stroemia
15天喷一次),共3次,每667m2喷雾用液量为50kg。
1.4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5天(6月1日)进行,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每
株调查10个新梢,每梢自上而下调查10片叶,每片叶按病斑占叶表面积的百分率分级,记
录调查总叶片数、各级病叶数,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一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41%以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各小区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病情指数计算各处理区的防治
效果。经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用Duncan’s新复极差统计法进行生物统计,比较各处理之间
265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第六卷)
药效的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60%百泰干悬浮剂防治紫薇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
优于常规农药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68.6%,二者之间表现
差异为极显著;明显优于常规农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
55.7%,二者之间表现差异为极显著;60%百泰干悬浮剂100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次
著;60%百泰干悬浮剂l
250倍稀释液处理区的防效为78.2%,与常规农药20%三唑酮和
75%百菌清的防效之间表现差异为极显著。
表1砷%百泰干悬浮剂防治紫薇白粉病田问药效试验结果
3评价与讨论
3.1 60%百泰干悬浮剂是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的复配剂醚菌酯属于甲氧丙烯酸类杀菌剂,
具有广谱、活性高的特点,有超强的药效,对紫薇白粉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好于常规农
药20%三唑酮和75%百菌清。该产品能显著地改善植株的生长,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是
生产优质花卉苗木的理想药剂。 .
000倍稀释液
3.2建议生产上使用60%百泰干悬浮剂防治紫薇白粉病,使用浓度以750~1
右喷一次,连喷2—3次,喷药时应均匀周到,叶片正反面都要着药,达到全株覆盖,即能
有效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2c4-萘醌类化合物和CT-DNA作用的研究.pdf
- Ce与Y掺杂LiMn-%2c2-O-%2c4-的研究.pdf
- B-27YY1在乳腺癌复发转移中作用研究.pdf
- B-25Suramin对实验性大鼠乳腺癌化学预防作用研究.pdf
- HLD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pdf
- MIMO快速恒模均衡算法研究.pdf
- N-(对硝基苯基)-N%27-苯基硫脲应用于阳离子识别研究的论文.pdf
- 吖啶黄和脱氧核糖核酸加合反应机理及含量测定的研究.pdf
- D-07动态增强MRI与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对预测疗效价值的研究.pdf
- D-08可扪与乳腺肿块超声检查的BI-RADS分级研究.pdf
- EU3%2b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降解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pdf
- 5-邻硝基-1+0%2c1+5%2c20-三苯基卟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研究的论文.pdf
- 半焦的成型与脱除SO2性能的研究.pdf
- 3+150例输卵管抽芯近端包埋法和普氏改良法输卵管结扎术的对照性研究.pdf
- 280喷油器针阀付喷孔流量符合技术要求试验和研究.pdf
-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研究的论文若干进展.pdf
- bFGF影响下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力学特性研究.pdf
- SBA-15分子筛负载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以与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pdf
- LC-MS用于检测鼠脑微血管中SSAO活性研究.pdf
- 板坯加热炉炉型结构选择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