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 燃料的发展及应用 在1859年以前,人类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木材 随着社会的进步,煤开始替代木材的主要燃料 13世纪英国用煤技术加热钢铁,蒸汽机的出现, 1885年左右,煤才超过木材成为主要能源 20世纪20年代,广泛采用电灯技术,加速了煤作为火力发电厂主要能源的使用。 2 气态燃料(包括天然气,煤气等)本是一种 燃烧非常干净且燃烧过程易于控制的燃料,但由于输送过程的安全问题,限制其大量使用。 石油和天然气毕竟远于煤,因此,煤可能成为主要能源。 另外一个严重影响发展趋势的问题,是人类环境问题的关注。 * 绪论 1 为什么学习燃烧学(燃烧学的应用) 2 燃烧学的发展史 3 燃烧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4 燃烧的相关定义 5 燃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6 燃料的发展及应用 一.为什么学习燃烧学 我国古代传说:燧人氏(炎帝)钻木取 火,人类得以发展。 希腊传说: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来了火种,流传于世,被尊为火神。 恩格斯:“火”使人类脱离野蛮进入文明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分开” 1 . 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燃烧的表现现象是火) 火的使用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 人类的物质文明史与燃烧技术的发展不可分割 ——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每一个里程碑,以及 发明改进,都离不开燃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火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 日常生活:居室取暖、家用电器所用电 动力生产:电厂、锅炉厂、交通工具(汽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空间技术(火箭燃烧技术) 工业:钢、铁、铝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石油的炼制、许多的工业燃烧设备(铝合金溶解炉、保温炉、热处理炉、燃烧机、玻璃熔解池、焙烧窑、助气锅炉、水套炉) 2 . 燃烧现象无处不在 火力发电厂 汽车、航空和航天发动机 3 . 燃烧是化学发展的主线 4 . 燃烧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控制燃烧污染。 5 .火给人类带来的伤痛 燃烧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威胁。对燃烧过程失控,也会带来灾害。 –火灾:大兴安岭,克拉玛依 –爆炸:煤矿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火灾 锅炉爆炸1 1988年9月夜,锦州发 电厂配200MW发电机 组的670t/h锅炉在灭火 后投油,造成炉膛爆, 炉膛由方变圆,裂开 400mm,锅炉锅筒移 位261mm,工字钢梁 移位240mm,楼梯断 裂,当场炸死一人。 锅炉爆炸2 1993年,宁波北仑港电 厂配600MW的2008t/h 锅炉燃烧组织不当,炉 膛严重结渣,大渣落下 砸坏水冷壁,(18.2M pa,360°)高压水冲破 炉墙,当场烧死,烫死 ,窒息死亡19人,造成 严重损失。 关键在于:如何以燃料作为能量来源和合理组织燃烧过程的问题。 ——需燃烧学来解决。 燃烧能带来温暖、光明和进步,对人类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学习燃烧学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利用燃烧过程为人类造福 – 避免燃烧过程给人类带来危害 ? 核心问题 – 燃烧过程的可控制性 学习燃烧学的双重目的 – 掌握燃烧过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学会应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判断燃烧过程 – 逐步学会控制、利用燃烧过程 二.燃烧学的发展史 远古时期 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来了火种;燧人氏(炎帝)钻木取 火,人类开始掌握用火的技术。 17世纪末:燃素论 —— 叶斯嗒尔(G.E.Stah1) 17世纪末叶斯嗒尔提出燃素论做为燃烧理论。 一切物质之所以能够燃烧,都是由于其中含有着被 称为燃素的物质。 后来被证明完全错误。 注意观察和理论总结的研究方法,却为后代科学家 提供一个范例,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后来正确的燃 烧学说得到很快的发现。 燃素逸至空气中时就引起了燃烧现象,逸出的程度 愈强,就愈容易产生高热、强光和火焰。物质易燃 和不易燃的区别,就在于其中含有燃素量的多寡不 同。这一学说对于许多燃烧现象给予了说明。 燃素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物质燃烧重量反而增加? 为什么燃烧使空气体积减少? 18世纪:燃烧的氧化论 —— 拉瓦锡(LaVoisier) 1772年11月1日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第一 篇论文发表,要点是由燃烧而引起的重量增加。 这种“重量的增加”是由于可燃物同空气中的一部 分物质化合的结果。燃烧是一种化合现象。 拉瓦锡尚未完全弄清楚空气的这一部分是何物质。 1774年,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氧。 拉瓦锡很快在实验中证明,这种物质在空气中的比 例为1/5,并命名这一物质为“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