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历史回顾
陈立中
湘潭大学文学院湘潭411105
“两文三语”在这里是指香港社会主要使用的中文、英文两种书面语与粤语、英语和普通话三
种口头语。.香港社会的这种语言现实,是香港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和人文、历史等各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遗憾的是,对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至今仍缺乏认真的历史回
顾。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对《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前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形成及发展隋况
作一简单回顾,以求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香港社会的了解,更好地贯彻香港基本法,切实搞好香港
多语教学和处理好多种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希望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份鲜活的素材。
一传统中文教育的发展和教会学校的双语教学
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多元化的语言教育体制正是在这样
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1.1传统中文教育的发展
最早在港岛上设立的学校是中国传统式的塾馆。这些学塾教育的主要内容只限于对中
文经典的背诵以及对古代圣贤道理的讲述。1847年11月,Davis总督成立的一个调查小组
在报告书中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这些学塾作任何干扰均属不智,更毋须用宗教的偏见
去与华人的习惯相抵触。政府当局对传统的中文教育采取了较为包容的态度。
1.2早期教会学校的双语教学
早期,教会或外国人士在香港设立的学校差不多都是以中文为主或中、英文并重的,因为
不用中文讲授或轻视中文的学校往往不受中国人的欢迎。最先在港岛上兴办的教会学校马礼
逊书院于1843年4月7日正式开设英文部,但是中文课程的教学仍然得到保持:英文部的工
Lewis
作由勃朗牧师亲自主持,中文部则由中国老师主持。美国叔未士牧师(Rev.JohnShuck)
夫妇1843年在“皇后道浸信会”礼拜堂内开设女塾一所,叔夫人每日上午亲自教授英文,下午
则由华籍教师教授中文;1844年9月又建成浸信会会馆,学童均接受中、英文教育。1846年伦
敦传教会创办的英华女学,也是中、英文俱备。美国公理会也设免费书馆一间,教授中文、英文
等课程。1850年在皇后大道设立的一间天主教神学院也教授拉丁文和中文。
二英文教育的勃兴和中文教育的困境
2.1对英文教育的看好
19世纪中期,一些从事商业的华人逐渐产生了这样的看法,认为学习英语是获得商业
·146·
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
Col—
上的丰富学识的不二法门。他们将子女送入英国圣公会开办的圣保罗书院(St.Paul
lege)读书,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上的便利,更主要的是因为该校的教学以英文为主,中文为
辅,使学生有较好的条件来学习英文。
2.2中文教育的困境
1877年,一本标题为《中央书院可曾履行其本身应负的使命吗?》的英文小册子,对政府
的中文教育政策提出了批评:“除了中央书院以外,就教育制度而言,中文教育方面,是如此
的完全不受重视,似乎它是一件对任何人都无关痛痒的事。”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中文教育的
困境。
忽视中文教育,在华人占绝大多数的香港社会,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1867年,中央书
院的首任掌院史钊活(FrederickStewart)谈到:那些英文学校的学生“只会装腔作势,自以为
高人一筹,设立会所而不容许不懂英语的学生加入。”①
一些有识之士试图对学生的中文水平作出具体的要求。如1865年中央书院的掌院史
钊活主张设立一种考试制度,以防止学童“因学习英文而致忽略了他们本身的语文”,“学童
入学,首先要进读中文班一年,使他们具有某些初级中文书本的知识,经过考试及格,然后于
次年才升人英文班就读O”⑦1882年9月,轩尼诗总督任命的一个教育委员会在报告中强调:
为使学生有更多时问及更有效地学习英文,“学生们必须注意于入学初期即先行学习中文
的重要性”。“学生在低级班时,中、英文必须并重,即中、英文两科授课时间应相等。从低
级班升入高级班时,必须经过一次严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