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3a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两类异化现象研究.pdfVIP

半城市化%3a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两类异化现象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98.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 * 何为,黄贤金 提 要 文章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半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区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 中国人口半城市化现状、产生背景及其利弊,并对半城市化区域的界定、驱动力及其对城市 化发展的贡献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半城市化不可持续,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半城市化现 象的产生和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固化密切相关。文末提出,完全城市化需要从制度改革开始, 创新与整合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构建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户籍 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创新为配套,形成互为补充、互 为促进,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半城市化;利弊分析;完全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Prei-Urbanization: Research of two dissimilation phenomena in Chinese Urbanization He wei, HUANG xianjin Abstract: peri-urbanization was the status of Incomplete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paid attention to the peri-urban people and peri-urban areas emerging in Chinese urbanization.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backgrou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peri-urban people, then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peri-urban areas, its driving forces, contributions and negative effects to Chinese urbanization. Peri-urbanization was Unsustainable, it existed many problems, and related with Chinese series of system closely. Last,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a new system, included land system、census system、education system、Employment system and so on to support prei-urbanization transform to complete urbanization. Keywords: prei-urbaniz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plete urbanization “半城市化”源自地理学概念,早在20 世纪50 年代,戈特曼(Jean Gottmann )在其大 都市带理论中就提到了这种类型独特的地区,1987 年,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 在研究亚洲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也发现了一类分布在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相互 作用强烈、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增长迅速的“半城市地区”,称之为 “Desakota ”(余晖,2009 )。研究表明,从1980-1990 年代以来,半城市化地区是东南亚国 家经济增长最为迅速和最具活力的区域类型,所以学术界对这类地区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 注,已成为城市化研究中一个新的理论前沿与热点(朱青,等,2006 )。 “半城市化”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是不彻底的城市化状态。虽然半城市化现象在 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均普遍存在,但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下,这种不彻底不仅仅表 现在地区景观和空间结构方面,还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存在的不完全城市化人口。目前 关于中国半城市化研究的大量文献表明,半城市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人口和土地两方面。因此, 本文对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人口半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区域两类异化现象进行研究,而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