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电视台20年技术建设历史回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阳电视台技术建设20年历史回顾 杨春清 朝阳电视台筹建于1983年6月,1983年12月经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正式成立朝阳电视台(内设电视转播台),技术部为最早设置的6个中层机构之一。20年以来,在技术建设方面,走过了从复合设备到分量设备、从模拟设备到数字设备、从传统线性编辑到现代非线性编辑、从手动播出到自动播出、从磁带播出到硬盘播出、从在分立设备上进行节目制作到在网络设备上进行节目制作、从每周三次播出到七次播出、从一套节目的制作播出到三套节目的制作播出的发展历程。为了能够尽量清晰地展现出朝阳电视台建台20年以来的技术发展历程,下面按着时间的顺序将这20年来技术建设的历史进行一下简要回顾。 一、从无到有、从开路发射到有线传输——电视技术的艰苦创业阶段 朝阳电视台在建台之初,除筹措资金购置摄录编播设备外,只负责中央和省台电视节目的转播。1984年5月21日,台址由麒麟山山半腰的农家大院搬迁到朝阳新华旅社,投资15万元订购了6套DXC-1820P单管摄像机+VO-4800PS背包录像机、1套DXC-M3摄像机+VO-4800PS和2套VO-5850P编辑录机+VO-5800P编辑放机,开始了自己的节目生产和播出。 1984年5月,建台后第一批设备到货,先是3套DXC-1820P+VO-4800PS和1台VP-5030播放机,由于当时编辑录放机没有到货,为尽早制作出自己的电视节目,临时到朝阳教育学院利用他们的编辑设备进行制作,6月5日晚7时30分,朝阳电视台建台后自己制作的第一个电视节目第一次在4频道辽宁电视台节目中插入播出,朝阳大地上空首次出现了自己的电视信号。 1984年7月20日,VO-5850P+VO-5800P编辑机到货,7月26日晚7时30分,首次以“朝阳电视台”为呼号,播出了第一组朝阳电视新闻,开始了试播自办节目的历史,开启了朝阳广播电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当时,由于设备和人力有限,只能做到每周制作播出一次10分钟左右的新闻节目,因无发射机,还要将录制好的节目播出带拿到凤凰山电视转播台,占用省台4频道插入播出。以同样的方式,1985年7月,改为每周2次播出。1985年年初DXC-M3P+VO-4800PS到货,利用这套设备拍出了我台第一部电视剧《明天我结婚》。 1985年11月13日,朝阳电视台19频道电视发射机安装调试完毕,当天,朝阳电视台节目正式以自己专用的19频道开路发射,从此,我台有了自己独立的电视频道。由于当时发射天线架设在新华旅社5楼顶,开路发射只能覆盖朝阳城区的一小部分,所以,还要将每周两次10分钟左右的新闻播出带,拿到凤凰山电视转播台插入4频道省台节目中播出。以同样的方式,1986年1月,又增加到每周3次播出。 1986年11月16日,为了解决因没有发射塔而发射天线太低所造成的信号覆盖范围太小的问题,又将播出发射设备搬迁到朝阳电业局院内,利用电业局院内铁塔架设发射天线,发射机安装到电业局5楼,借用电业局2个房间作播出发射机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号的覆盖范围,用户对我台节目的收看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86年7月,电视转播台从朝阳电视台划出,成为市广播电视局的直属台。 1988年7月,我台搬迁到朝阳市糖酒公司楼上之后,添置了WSF8-06C微波收发信机、MSJ05电视解调机及WSI05电视调制机等微波传送设备,并于1990年11月将电视发射机和发射天线安装到凤凰山上,由电视转播台负责管理和维护。这样,就以信号的微波传输取代了人工送带,实现了每周三次节目播出的全市覆盖(也主要是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总算发挥出了一个市地级电视台的作用。尽管如此,当时的播出环境却极其艰苦,播控机房和微波机房在一起只不过16m2,全部的播出设备也只有三台5系列放像机、一台非场逆程切换开关和四台14英寸监视器并放置在一个角钢焊制的架子上。 为了解决我台前期采访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1987年至1989年,除了添置1套DXC-1820P+VO-4800PS外,还添置了2套FP-Z31A三管摄像机+VO-4800PS和3套DXC-M3APK三管摄像机+VO-6800PS背包录像机,至此,我台迈入了三管机时代。1989年又购置了1套以SEG-2000AP视频切换台为中心设备的三讯道M3P EFP系统,结束了我台不能进行大型节目现场制作的历史,同时,又可利用SEG-2000AP的附属设备CRK-2000P色键控制器,通过黑白摄像进行键控来制作叠加字幕,从而结束了我台长期以来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只能通过直接拍摄文字图像再插入到画面中形成静板字幕,而不能叠加字幕的历史。 1991年7月,我台购置了历史上第一台专用字幕机新奥特 NC-4000,使字幕叠加更加灵活,使节目制作锦上添花。1991年虽添置了3套EVW-327P超8摄录一体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