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批注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证·伤寒脉证总论歌 大浮数动滑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 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 阴阳交互最难明,轻重斟量当别白。 轻手脉浮为在表,表实浮而兼有力。 但浮无力表中虚,自汗恶风常淅淅。 重手脉沉为在里,里实脉沉来亦实。 重手无力大而虚,此是里虚宜审的。 风则虚浮寒牢坚,水停水蓄必沉潜。 动则为痛数为热,支饮应须脉急弦。 太过之脉为可怪,不及之脉亦如然。 荣卫太盛名高章,高章相搏名曰纲。 荣卫微时名惵卑,惵卑相搏损名彰。 淘宝团购,马上去看看吧! 荣卫既和名缓迟。缓迟名沉此最良。 九种脉中辨虚实。长沙之诀妙难忘。 瞥瞥有如羹上肥。此脉定知阳气微。 萦萦来如蛛丝细。却是体中阴气衰。 脉如泻漆之绝者。病患亡血更何疑。 阳结蔼蔼如车盖。阴结循竿亦象之。 阳盛则促来一止。阴盛则结缓而迟。 养生壶 养生花茶 中医医疗保健 艾灸专用 纵横逆顺宜审察。残贼灾怪要须知。 脉静人病内虚故。人安脉病曰行尸。 右手气口当主气。主血人迎左其位。 气口紧盛食必伤。人迎紧盛风邪炽。 数为在腑迟为脏。浮为在表沉在里。 脉浮而缓风伤荣。浮紧兼涩寒伤卫。 脉微大忌令人吐。欲下犹防虚且细。 帝诺骑士男鞋馆点击查看 沉微气弱汗为难。三者要须常审记。 阳加于阴有汗证。左手沉微却应未。 趺阳胃脉定死生。太溪肾脉为根蒂。 脉来六至或七至。邪气渐深须用意。 浮大昼加并属阳。沉细夜加分阴位。 九至以上来短促。状若涌泉无入气。 更加悬绝渐无根。命绝天真当死矣。 病患三部脉调匀。大小浮沉迟数类。 此是阴阳气已和。勿药自然应可喜。 第二证·伤寒病证总类歌 伤寒中风与温湿,热病痉 并时疫。 证候阴阳虽则同,别为调治难专一。 一则桂枝二麻黄。三则青龙如鼎立。 精对无差立便安。何须更数交传日。 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自阴出。 阳盛热多内外热。白虎相当并竹叶。 阴盛寒湿脉沉弦。四逆理中为最捷。 热邪入胃结成毒,大小承气宜疏泄。 胸满宜用泻心汤,结胸痞气当分别; 按之不痛为虚靳,按之若痛为实结, 浅深大小陷胸丸,仲景方中不徒设。 茵陈可治发黄证。柏皮治痢兼下血。 小便不利更喘满。烦渴五苓安可缺。 半在里兮半在表。加减小柴胡有法。 夜中得脉日中愈。阴得阳兮灾必脱。 日中得脉中夜安。阳得阴兮自相悦。 阴阳调顺自和同。不须攻治翻为孽。 第三证·表证歌 身热恶寒脉又浮。偏宜发汗更何求。 要须手足俱周遍。不欲淋漓似水流。 轻则随时与和解。重须正发病当瘳。 初春阳弱阴尚胜。不可亟夺成扰搜。 夏时暑热脉洪大。玄府开时汗易谋。 不可汗脉微而弱。更兼尺中脉迟缓。 微弱无阳迟少血。安可麻黄求发散。 更有衄血并下血。风温湿温如何发。 坏病虚烦且慎之。腹间动气宜区别。 妇人经水适来时。此是小柴胡证决。 忽然误汗表里虚。郁冒不知人作孽。 第四证·里证歌 不恶寒兮反恶热,胃中干燥并潮热。 手心腋下汗常润,小便如常大便结。 腹满而喘或谵语,脉沉而滑里证决。 阳盛阴虚速下之,安可日数拘屑屑。 失下心胸皆疰闷。冒郁不安成热厥。 庸医不晓疑是阴。误进热药精魂绝。 三阴大约可温之。积证见时方发泄。 太阴腹满或时痛。少阴口燥心下渴。 积证悉具更无疑。要在安详加审别。 病犹在表不可下,脉浮更兼虚细者。 恶寒呕吐小便清,不转矢气应难泻。 大便坚硬小便数,阳明自汗津液寡。 如斯之类下为难,莫便参差成误也。 第五证·表里寒热歌 病患身热欲得衣,寒在骨髓热在肌。 先与桂枝使寒已,小柴加桂次温之。 病患身寒衣褫退,寒在皮肤热在髓。 白虎加参先除热,桂黄各半解其外 病有标本并始末,先后不同当审察。 里寒表热脉沉迟,里热表寒脉必滑。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