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概述 一、 历史遗产是人类共同继承拥有的宝贵财富 19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人们渴望旧貌换新颜,作为文化遗 产的许多历史遗迹被视为过时的废物,在推土机的轰鸣下化为乌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 际交往与旅游业的兴盛,使人们越来越看重不同文化的价值,通过旅游去体验不同的人文与 大自然。于是,人们开始发现原先那些应该推倒拆除的 “危房陋屋反倒更能吸引游客,于是 赶紧刹住推土机。为吸引更广大范围的游客,人们渴望世界范围的认同,渴望一个国际品牌。 虽然至今没有一个旅游业国际品牌的评选,但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它的稀有性使其赢 得了全世界游客的认可,久而久之,成为了旅游界的知名品牌。 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对旅游业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殊荣不仅意味着对受封对象的 国际认可,也往往会提高其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知名度。许多过去不为人所知的 “荒蛮之地, 比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森林公园,在登上《世界遗产名录》榜后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的参观 者,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世界遗产可以享受国际援助、技术支持、免 受战争或人为破坏等一系列优惠待遇,这无异于获得了 “国际通行证”,为其跻身 “国际旅游 热点俱乐部开创了一条捷径。 世界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以其具有的独特的风景景观、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悠久 的历史,历来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 与国家交通网络的完善,世界遗产地旅游已经成为民众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并成为提高文 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和增加人的心理机能的重要一环。 二、旅游业与历史学相互促进发展 文化及体现在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维系民族自下而上的生命线和灵魂。加强文化素质和 人文精神教育,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激烈交叉冲突中,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的 重要手段,也是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旅游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它使旅游者在变换地域、开阔视野、认识客观环境中,增加益 智,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活动是旅游者怀着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同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 旅游学同历史学关系非常密切,旅游业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知识,而旅游业的发展则可促进历史 知识的普及和历史学的繁荣。显然,二者相互促进和协调地发展,对于加强民众的文化素质和 民族精神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极为有利的。 现代旅游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为了更好地繁荣现代旅游,就必须了解和研究 旅游的历史沿革。旅游史研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同历史学关系密切,涉及到特定的历史背景、 史料的运用和历史制度等方面。无数事实表明,只有具有相应的历史学修养,才能更好地保护 和利用历史类人文景观,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实际效益。 历史学的发展必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将促进历史学的繁荣。 结合历史学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形势,探讨旅游学与历史学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开拓从业人 员的视野,进而提高旅游层次。 参考文献 [1] 王星光,贾兵强.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广西民族研究》. 2011(7) [2]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 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0(8)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