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
1、《蔡中郎集》
东汉蔡邕著。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博学,性至孝、好辞章、数术、天文,工书画,善鼓琴。灵帝建宁四年(171),征辟司徒乔玄府,出任河平长,诏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熹平四年,与杨赐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镌碑,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经”。后因上书论朝政得失,遭诬陷,罪髡钳流放,次年遇赦还本郡。怠慢中常侍之弟,被迫亡命江湖十余年。直到献帝即位时,董卓为司空,召署祭酒,甚为敬重,三日三迁,后拜左中郎将,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他哀叹惋惜,被王允逮捕,死于狱中。年61。
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他欲写《汉书》,未竟。所著诗、赋、碑、诔、铭中以赋成就最高,以《述行赋》为代表,该赋前半吊古,后半伤今,清辞急切,感慨沉痛。为汉末抒情小赋之滥觞,后继者有崔琰《述初赋》,陆机《行思赋》张载《叙行赋》等。《文心雕龙》推崇其碑铭云:“蔡邕铭思,独冠古今”。又说:“其叙事核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辞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而至”。他还是“隐语”的发明者。曾夜晚用手摸读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作为评语,被曹操的主簿杨修破解:这是“绝妙好辞”四字。因为黄绢是色丝,是“绝”字,幼妇为少女,是“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是“好”字;齑臼是受辛之器,是繁体字“辤”字。至于音乐上他制作的“焦尾琴”、“柯亭笛”更为人们所乐道。
《隋书·经籍志》载有《蔡邕集》12卷,所著诗赋、碑、诔、铭等104篇,大部分为碑铭文字。今多散佚。明代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十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清代海源阁刻本《蔡中郎集》十卷,《蔡中郎集》外集四卷,内有《独断》一卷,系记前代掌故,较为精善。今有邓安生《蔡邕集编年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魏武帝集》
三国曹操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出生于一个具有宦官背景的家庭。曹操一生征战扫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汉献帝时尊为魏王,加九锡,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曹操本人热爱文学,“以相王之尊,雅爱辞章”,“登高必赋”。他是“志深笔长、梗慨多气”的建安诗风首倡者,也是邺下文人集团的扶植者。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曹操论文,要求“指事而语”,反对“浮华”、“肤浅”,务实、尚朴,反对“无益之文”。
曹操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他对乐府诗体制进行创新,借古题以写时事,体现他尚实主张和通达精神。内容可分为时事、表述理想和游仙三类。其风格钟嵘认为是“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等。
曹操散文多为表、疏、教、令、书等应用文,以散句为主,不事雕琢,不避俚俗,朴实通脱,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主张。曹操散文的最大魅力就是文章显得自信、自负、坦露、率直,充分体现了他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政治品格,如《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等。
曹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武帝集》26卷,《魏武帝新撰》10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魏武帝集》30卷,《逸集10卷;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魏武帝集》,未注明卷数,均已散佚。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魏武帝集》1卷。近人丁福保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有《魏武帝集》4卷。黄节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收曹操诗24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中华书局据丁福保辑本整理校订《曹操集》收诗1卷,文3卷,并增加《孙子注》,附录了《三国志·武帝纪》和裴注、江耦编《曹操年表》及《曹操著作考》。增补逸文,诗文部分俱采用《三国志》、《乐府诗集》等加以考订,并注明出处和异文,为当今最详备之辑本,1959年出版。文革中,安徽亳县译注组有《曹操集译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魏文帝集》
三国曹丕撰曹丕(187~226),字子桓,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投标方案(517页).doc VIP
- 2025解读新《监察法实施条例》核心要点与条文速览PPT学习课件(含文字稿).pptx VIP
- 铁路信号电缆配线作业.ppt VIP
- 2025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采砂船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docx VIP
- 2025年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北京昌平四年级(下)期末英语(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VIP
- SH_T 3043-2014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一》可编辑可打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