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三单元要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1、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 2、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4、修建外八庙,加强各民族沟通与团结; 5、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6、在雅克萨打败俄国侵略者,签定《尼布楚条约》。 措施: 民族政策特点: 恩威并重,在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的同时,还采取会盟、联姻等方式,加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迁都北京 1421年(明成祖时期),明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迁都北京前兴建紫禁城,1420年建成,后经明清历代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故宫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的历史地位: 明朝长城 建造目的: 规模: 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省嘉峪关,长12000余里。 山海关 嘉峪关 意义: 1、保障北方对区的社会安宁;2、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3、体现了中国古代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作者:李时珍 成书时间:明朝 内容: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 地位:是我国古代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李时珍采药图 《天工开物》 作者:宋应星 成书时间:明朝末年 内容: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地位:反映了明朝时期中国科技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 宋应星 * 明朝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 朱元璋 1368年 明太祖朱元璋 厂卫制度 ◆朱元璋设锦衣卫 ◆明成祖设东厂 ◆明宪宗设西厂 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巩固皇权,加强专制统治。 职权特点: ◆监视、侦查、逮捕和审讯发表不满言论或从事反抗活动的百姓和官员。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锦衣卫 君权的强化 君权的强化 政治: 司法: 思想: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 科举八股取士 ◆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君权的强化 君权的强化 政治: 司法: 思想: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 科举八股取士 ◆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只钻研四书五经,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和创造力。它同秦的焚书坑儒一样,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怎样看待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看法? 积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了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推动技术、文化的传播。 君权强化的影响: 消极:君权的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表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郑和下西洋 时间: 范围: 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 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规模: 宝船 郑和 七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有200多艘船,2.7万人 郑和下西洋 意义: 目的: 1.开发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 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 3.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促进中国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与各国联系和交流,宣扬明朝国威。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发现美洲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哥伦布远航美洲 寻求财富 加强交流、宣扬国威 目的 殖民掠夺 友好交往 活动 3艘船、88人 200多艘船、2.7万人 规模 1492年 1405~1433年 时间 哥伦布发现美洲 郑和下西洋 山东 浙江 福建 广东   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进行有组织地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因为古代日本被称为“倭奴国”,所以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倭寇船只 倭寇 台州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训练指挥的戚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 主要战绩: ◆1561年,台州九战九捷,平息浙江倭患。 ◆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平定福建、广东的倭寇。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戚继光 戚家军 葡萄牙侵占澳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以租借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