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史论文
从1927——1945年的时 代背景看蒋介石在大陆的 统治政策
姓名:姜莹莹
学号:1011114127
专业:历史学
学院:社会历史发展学院
从1927——1945年的时代背景看蒋介石 在大陆的统治政策
摘要:
蒋介石本身就处在新旧交替时代的点上,旧事物还未消尽,新事物刚露头角,由他统治的民国政府也就不可避免带有这两种特征,成为一个略显畸形的政权,这是时代的原因,而不能仅仅只归咎于蒋介石个人。
关键词:
民主 专制 攘外必先安内 币制改革
正文: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为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生于18887年,卒于1975年,他一生经历了中国的许多大事,他曾在很长时间内是中国国民党的领袖,居于“党国”的中心地位,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者和领导者,而且他的很多政策为世人所诟病,本文即准备就他的某些政策来具体分析实施该政策的背景,更好的认识蒋介石,认识历史。
一、专制之选
在寻求政治模式的过程中,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拥有两重遗产。首先,中国的政治传统本质上是专制的,但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思想主流确实要求民主。其次,孙中山最初虽显现出对民主的坚定信仰,但在他的晚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变得日趋独裁。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半个世纪成为西方政界特征的民主热情,到这时为另一种看法所取代,即认为民主制度在现代工业社会造成的经济危机中行将崩溃。
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新的共和国为民主政府的建立准备了一整套措施:如宪法、会议院、公民选举及孟德斯鸠的分权政府。然而这一切被证明是对其所模仿的民主模式的嘲弄,甚至是这些措施成为一些野心家的利用工具,像当时著名的哲学家、改革家梁漱溟也公开批评政府,警告说现在就开始实行民主的话,将进一步削弱国家,恶化不安定的环境。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文化让中国人骄傲了很久,在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仍是个骄傲的民族,但这时骄傲却随着外国的入侵而甘苦参半,尽管当时的中国人仍有优越感,但他们却是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他们对所发生的战争、改革、革命感到迷茫,甚至是失望。
在对民主渐感失望之后,当时的中国人,譬如某些政客就开始鼓吹专制了。以蒋廷黼为代表,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也担任过外交官,他认为,在1912年以后中国的民主建设之所以毫无作用,是因为中国人缺乏社会的或国家的意识。而就如何使中国结为一个民族,他的结论是,只有用“个人专制”才能把国家结为一个现代民族。他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人,却愿意接受专制政府,这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对民主的绝望。这种想法也反映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想法,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理想的专制独裁者应该是民族的领袖,应该高踞于阶级冲突之上,不为个人利益所动,能为全民族利益而奋斗。
换言之,中国这些专制体制的鼓吹者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有效的政府体制。他们对于民主的效率感到绝望,部分是由于中国建立民主政体尝试的失败;部分是由于世界普遍潮流的影响,自一战民主国家胜利以来,民主作为一种政府体制无论在哪都因对政治、经济危机束手无策而受到攻击。而在意大利,由于墨索里尼的专制统治,却使一个弱小、受欺凌的民族成为世界上一大强国。斯大林以及希特勒这些专制统治者所取得的成就,更给中国的政治思想以深刻的影响,蒋介石对意大利和希特勒在意识方面的差别是清楚的,但是他相信这两个独裁者采用了本质上相似的政治手段,以恢复他们各自民族的希望与骄傲。尤其是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在美国、英国发生的事件使得亲英美的蒋介石与民主越走越远,因为这些堪称民主楷模的国家,当经济处于萧条时,都在抛弃民主。连这些富有民主传统的强国都想放弃民主,蒋委员长还等什么呢?
此外,从小就接受儒家理学教育的蒋介石很早就知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之后在日本留学接受的军事化教育,以及在革命中势力的壮大使其逐渐成为一个个人中心主义者,在蒋介石看来,他自己就是革命的化身,真理的化身,凡是同他持不同意见或反对他的人都是“败类”或“反革命”,都需要加以“制裁”。1927年的2月,他在南昌演讲时称“我只知道我是革命的,倘使有人要妨碍我的革命,那我就革他的命”
无怪乎蒋介石会选择专制了。
二、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介石的发明,在中国历史上其源有自。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南宋朱熹在农民起义和金兵入侵的双重压力下,就提出过先“安内”后“攘外”的方案;清王朝在内外交迫时,也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