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09’年会会议论文集
清代司法审判中的讼师与官代书研究
潘 宇
(吉林大学法学院)
清代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最为完善的时期,也是讼学最为发达的时期。讼师的身影活跃在
司法审判中的各个环节,从事着为事主作状、出谋划策等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杜绝讼师的存在,
清代除针对讼师制定了处刑较重的罪名之外,在司法实践中设立了官代书,以期从根本上杜绝讼师
的存在。官代书与讼师这两种职业的基本业务相同,但是,官代书的设立并未使讼师行业受到根本
的冲击。相反,由讼师与官代书所作的状词可见,二者的作状技巧呈现融合的趋势。
一、清代的讼师活动与官代书的设立
讼师在明清司法审判中是比较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其业务包含多方面,整个司法运作的过程,
都可以看到讼师的身影。针对讼师的评价,.以“包揽词讼”或“包谋”为最多。而“歇家”是包揽
最为全面的。《束鹿县志·风俗志》记载“惫生、豪棍及衙门胥吏”为包揽词讼而“假开店门”的“歇
家”,凡“写状、投文、押牌、发差等事皆代为周旋,告状之人竟不与闻也;及被告状诉亦然”。“其
主要业务包括:撰写文状、出谋划策、与官府打交道等部分。最重要的就是为人作状词,这在由现
存的讼师秘本中状词占绝大部分的篇幅即可得知。由于清代的官府是否准理一个案件主要依据状词,
所以一篇好的状词非常重要。此外,讼师还可以提供其他事主需要的业务,这使得讼师的存在十分
必要。袁守定说:“旷后世词讼必由讼师,虽理直之家,其讼师情节,每为讼师雌黄,既非本情,使
有差谬,一加推鞫,罅隙生,穷其渗漏。每至不能自明,若据以为断,则失实矣。”罾“词讼必由讼
师”是当时讼师活动的鲜明写照。
由于讼师的主要业务就是为人作状,清代设立了官代书,其目的就是为了从司法审判的源头上
杜绝讼师对案件的浸润。状词在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宋代就出现了“书铺”替
人写状。《黄氏日抄》中规定词讼“不经书铺不受”@朱熹的《约束榜》也规定:“官人、进士、僧道、
公人(谓诉己事,无以次人,听自陈)听亲书状,自余民户并就书铺写状投陈。”娜可见在宋代的司
法审判中,状词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经过由宋至清代的发展,状纸是否由代书撰写成
为是否被受理的标准之一。清雍正七年,定有考取官代书之例:“内外刑名衙门,务择里民中之诚实
识字者,考取代书。凡有呈状,皆令其照本人情词,据实誊写,呈后登记代书姓名,该衙门验明,
方许收受。如无代书姓名,即严行查究,其有教唆增减者,照律治罪。”呵官代书的设置是应人们对
于司法文书需要而产生的职业。官代书与讼师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官府的认可、授权。由
此,官代书是由官府认定,并通过官府考取的职业。所以,代书写状词是合法的,相反,讼师替人
作状则是违法的。二者从职业的合法性角度来说有比较大的区别。清代的州县官上任之时,都要考
核选拔官代书。刘衡认为:“到任之初即应照例考代书,不妨多取数人,当时给戳,当差者两三人,
此外数人记名候补,概行榜示。”嘻《州县初仕小补》也是如此,o但是,官代书在作状之时也可能增
减情节。所以,道光元年定例:“凡有控告事件者,其呈词俱责令自作,不能自作者,准其口诉,令
书吏及官代书据其口诉之词,从实书写。如有增减情节,将代书之人照例治罪,其唆讼棍徒,该管
作者简介:潘字,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也转引自霍存福:《唆讼、吓财、挠法:清代官府眼中的讼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清]魏颂唐:《审断须知》,1915年刊本。
4《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7页。
4参见《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41页。
o《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491页。
o:清]徐栋辑:牧令书》,道光刻本.卷十七。
?[清j褚瑛:(州县初仕小补》,光绪刻本,卷上。
516
清代司法审判中的讼师与官代书研究
地方官实力查拿从重究办。”。
实际上,除了象设立官代书这种实践层面上的方法之外,在法律上,针对讼师的处罚不断加重。②直
到乾隆二十九例文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