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条件下可以采用根外施肥? 七、叶面肥种类 1、大量元素 2、微量元素 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4、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工和天然) 5、大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6、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7、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植物生 长调节剂 叶表皮的蜡质层 * 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叶面营养或根外营养。 定义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四、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 五、叶面营养的应用 六、叶面营养的局限性 叶片的解剖结构 气孔的结构 数目: 2000,50-300个/mm2 功能:气体交换 水分蒸腾 由表皮组织、叶肉组织及输导组织所组成。气孔是由表皮细胞分化出来的组织,并按一定距离分布于叶表面上。 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陆生植物可以通过气孔吸收气态养分,如NH3、CO2、O2以及SO2等。一般情况下,叶片吸收气态养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叶片也会因过量吸收SO2、NO、N2O等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 干重 (mg/ 株 ) 含硫量 ( Smg/ 株 ) 处 理 叶 根 叶 根 不供硫 0.8 1.5 1.9 2.0 11.4 1.9 叶片供 SO2 根部供 SO 4 2- 2.0 7.4 4.9 6.4 0.61 0.6 地上部供给SO2或根系供给SO42-烟草 干物质产量及含硫量(Weig et al, 1962) 补施CO2对黄瓜的影响 处理 株高 mm 茎粗 mm 鲜重 g 干重 g CK 149 3.0 20.8 8.8 CO2 166 4.1 27.3 11.2 水生植物的叶片是吸收矿质养分的部位,而陆生植物因叶表皮细胞的外壁上覆盖有蜡质及角质层,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明显障碍。角质层有微细孔道,也叫外质连丝,是叶片吸收养分的通道。 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 角质 半物质 果胶 蜡质 角质 角质层 初生壁 次生壁 质膜 细胞质 蜡质覆盖 带除垢剂 的小水滴 小水滴 蜡质小秆 外质连丝 叶表皮细胞外壁的示意图 角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角化层 角质 蜡质 G G 叶表 角质 细胞壁 溶质透过叶表皮细胞角质层示意图 直接 快速 经济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用量省,效益高 trace element 进入叶片速度快 参与代谢快 (一) 矿质养分的种类 (二) 矿质养分的浓度及pH (三) 植物的叶片类型、叶龄 (四) 溶液浸润叶片的时间 四、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 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为: KClKNO3 K2HPO4; 对氮的吸收为: 尿素硝酸盐铵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养分进入叶片的速率和数量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浓度过高会灼伤叶片。不产生肥害为前提。 大量元素:0.2%~2% 微量元素:0.2% pH 偏酸: 阴离子 偏碱: 阳离子 双子叶植物叶面积大,叶片角质层较薄,溶液中的养分易被吸收;单子叶植物则相反,对单子叶植物应适当加大浓度或增加喷施次数。 幼嫩叶 老叶 正面 背面 加入表面活性剂 五、叶面营养的应用 采用根外施肥措施的条件 应用效果举例 1、基肥不足,作物有严重脱肥现象。 2、作物根系受到伤害。 3、遇自然灾害,需要迅速恢复作物的正常生长。 4、深根作物(如果树)用传统施肥方法不宜收效。 5、需要矫正某种养分缺乏症。 6、植株密度太大,已无法土壤施肥。 应用效果举例 1. 水稻旱育秧矫正-Fe、-Zn、-Mn 2. 小麦生长后期喷 N改善品质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穗数 M/ha 结实率 % 实粒数 粒/穗 千粒重 g 实收产量 kg/ka 新宝佳 352 95.0 102 28.0 10111 a A 美地那 363 96.3 99 28.1 9610 b AB 丰产灵 364 93.3 95 27.9 9501 b B 清 水 363 93.0 95 27.7 9455 b B 不同叶面肥对豇豆植产量的影响 处理 荚长 cm 荚径 cm 单荚重 g 产量 kg/mu 天达2116 63.3 0.70 31.0 927 保 得 60.4 0.66 28.0 847 云大120 57.8 0.63 26.8 807 清 水 57.0 0.62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