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灭菌工艺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灭菌工艺介绍 PD部工艺组 2008.05 主要内容 1、关于辐射灭菌法 2、辐射灭菌的应用程序 3、辐射灭菌物料的包装 4、辐射装置 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指将灭菌物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本法最常用的为钴60-γ射线辐射灭菌。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 射线的杀菌机理,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指射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和酶等与生命有关的物质,使微生物死亡。间接作用指射线在微生物体内先作用于生命重要分子周围物质(主要是水分子)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再作用于核酸、蛋白质和酶等使微生物死亡,达到保藏食品和灭菌消毒的目的。 采用辐射灭菌法灭菌后的产品其SAL应≤10-6。SAL即无菌性保证水平,定义为产品经灭菌/除菌后微生物残存的概率。该值越小,表明产品中微生物存在的概率越小。 也就是说经辐射灭菌后100万个产品中,只允许有不超过1个产品中带有微生物。 评价无菌保证工艺是否有效曾一度主要通过对终端产品抽样进行无菌检验来判断;由于微生物在产品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且抽检样品的数量有限,故抽检的结果不能真实代表整批产品的无菌状态。国际上(ISO)更为注重无菌保证工艺的设计是否合理、所用的设备与工艺是否经过充分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切实按照验证后的工艺进行生产,这样才能保证灭菌(无菌)工艺的可靠性。 γ射线辐射灭菌所控制的参数主要是辐射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该剂量的制定应考虑灭菌物品的适应性及可能污染的微生物最大数量及最强抗辐射力,事先应验证所使用的剂量不影响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常用的辐射灭菌吸收剂量为25kGy。对最终产品、原料药、某些医疗器材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灭菌。灭菌前,应对被灭菌物品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抗辐射强度进行测定,以评价灭菌过程赋予该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 灭菌时,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灭菌物品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以充分证实灭菌物品吸收的剂量是在规定的限度内。如采用与灭菌物品一起被辐射的放射性剂量计,剂量计要置于规定的部位。在初安装时剂量计应用标准源进行校正,并定期进行再校正。 辐射灭菌的优点: ①辐射灭菌的处理是在常温下进行的,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塑料制品、生物制品和药物。 ②辐射穿透能力强,杀菌均匀彻底,能够辐照密封包装物,杀死内部的微生物,延长货架寿命和储存期。 ③能耗低、无残留、无污染;辐射灭菌速度快,可连续作业,适合于大规模加工。 ④加工易于控制,一旦加工参数确定(即吸收剂量,物质单位重量所得到放射线能量的量) ,时间便是唯一可调因素,不像其他方法需同时控制很多因素。(因其辐射剂量在灭菌过程中对微生物的杀灭是以叠加的方式进行的) ⑤低成本。 辐射灭菌的应用程序 1、确定产品/物料需要进行辐射灭菌 2、确定产品/物料可以进行辐射灭菌 3、进行辐射灭菌方法验证 第一阶段:生物载量的测定 第二阶段:检定剂量试验的实施 第三阶段:辐射剂量分布试验 4、进行生产验证 ①产品/物料辐射灭菌后的无菌性确认、灭菌后的效期确认 ②生产过程产品含量稳定性 ③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确认 辐射灭菌物料的包装 1、包装材料的选定 2、包装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辐射装置 * *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