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修1)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ppt

一.“尊王攘夷”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黑船事件后,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激起国民的爱国热情。 ②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引起爱国武士的不满,形成“尊攘派”。 2.口号和中心任务: 口号:“尊王攘夷” 中心任务: “攘夷”,即赶走外国侵略者,为“攘夷”而“尊王” 5.斗争结果: 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之后长州藩在内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屈服,斗争失败。 6.“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幕府的严厉镇压; ②西方列强的武装干涉; ③尊攘派存在局限性: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尊攘派”变成倒幕派的原因: 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②盲目攘夷思想被抛弃,开国思想被接受; ③吸取中国教训 2.主要领导人:(长州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 (萨摩藩)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 3.根据地:西南强藩 4.过程:1867年倒幕派在天皇的名义下举兵讨幕 5.结果:1867年10月,幕府假意“大政奉还” 三.戊辰战争 1.原因: ①“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政权,大多数大名仍然在观望。 ②倒幕派为了真正取得国家政权(目的)决心彻底打垮幕府。 ③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强迫幕府“辞官纳地”,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2.战争经过: ①1868年1月,德川幕府以“除君侧之奸”为名,进攻京都。 ②决定性战役:鸟羽、伏见战役,新政府军在西乡隆盛指挥下大胜。 ③1868年4月,幕府将军不战而降。 3.结果: 推翻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政府的统治(1869年,迁都东京),为明治维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1)在国内: 替天行道: 以天皇为名义,取得政治主动权 众叛亲离: 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士气旺盛: 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战斗力较强 经济援助: 三井等大商人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人民支持: 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 (2)在国际上: 英国给倒幕派以政治、经济、军事援助 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 ⑴实质: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⑵措施及作用: C 大力推进生活习俗化(历法、服饰、饮食、建筑) A 选派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B 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作用:①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②但出现了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 4.军事:建立新军队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②创办军工企业 ③设立军事院校 ④进行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措施: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3.确立立宪政体 二.经济 1.改革币制 2.土地改革 3.地税改革 4.殖产兴业 三.文化 1.文明开化 2.教育改革 四.军事 1.颁布征兵令 2.建立新军队 第四课 走向世界 维新带来的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一.政治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 1.标志:1889年日本宪法的颁布 背景: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暴动 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2.经过: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相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普鲁士宪法为蓝本)——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 实行君主立宪,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立法权) 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3.宪法内容: 看书: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协助天皇 服务于天皇 天皇 议会 内阁 4.特点: 国家 不同点 君主权力 议会与君主关系 内阁与议会关系 掌握实权者 英国 日本 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资产阶级 至高无上(神权色彩) 天皇解散议会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