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学 上篇:经络腧穴 主讲:唐卫东 足阳明胃经常用穴位 承泣 四白 地仓 颊车 下关 头维 梁门 天枢 归来 伏兔 梁丘 足三里 上巨虚 下巨虚 丰隆 解溪 内庭 历兑 承泣(鼷穴,目下) 定位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下0.7寸,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散风清热,明目止泪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承泣解剖特点 眼轮匝肌 眶隔 下斜肌 下直肌 眶下神经 动眼神经下支 眼动静脉分支 承泣刺灸方法 直刺0.5~0.8寸,左手推动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针沿眶下缘缓慢刺人,不宜提插、捻转 如果针刺过深或斜刺,可刺伤视神经,当深达2寸时,可通过神经管刺伤脑,造成严重后果。 平刺0.5~0.8寸,透目内眦,局部酸胀可致流泪 禁灸 承泣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色盲,夜盲,睑缘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眶下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 现代研究发现:针刺承泣穴可使心率减慢 四白 定位取法:眶下孔之凹陷处。正坐或仰卧位取穴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祛风明目,通经活络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四白解剖特点 眼轮匝肌 提上唇肌 眶下孔 眶下神经 四白刺灸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以治三叉神经Ⅱ支疼痛)。 不宜灸 四白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角膜炎,近视,远视,青光眼,夜盲,角膜白斑,副鼻窦炎等 眼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地仓(会维,胃维) 定位取法:面部,四白直下,与口角相平,约当口角旁0.4寸处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地仓解剖特点 口轮匝肌 地仓刺灸方法及临床运用 刺法:直刺0.2寸。治面瘫时向颊车方向平刺1.0—2.5寸。 透迎香穴治三叉神经痛。 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有时出现口角牵掣感。 灸法:温针灸3~5壮或药物天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口角炎,小儿流涎等 颊车(鬼床, 曲牙,机关,齿牙) 定位取法: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肌凸起处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颊车解剖特点1 咬肌 面神经下颌支 面动静脉 颊车解剖特点2 咬肌动静脉 咬肌神经 颊车刺灸方法 刺法:有三种 直刺0.5~0.8寸。 平刺1.0~2.0寸。透地仓穴,以治面瘫,可采用滞针法,即向同一方向捻转至不动,然后手持针柄向患侧牵拉。 向上或向下斜刺0.5~0.8寸,以治上下牙痛,局部酸胀,并向周围扩散。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美容除皱,则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一次,每月20次 颊车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 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现代常用于治疗:牙痛,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 对垂体一性腺功能影响: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 针刺颊车穴组织学检查,可见甲状腺机能低下,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针刺颊车可使唾液分泌减少。 颊车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 电针颊车穴对三叉神经有明显镇痛效应: 对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敏细胞的诱发放电有明显抑制作用, 电刺激颊车穴对中缝大核和蓝斑核的抑制作用,时间延长,比较稳定 其抑制时程延长效应,可能是通过5—羟色胺来实现的。---镇痛 下关 定位取法: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正坐闭口取穴 解剖特点 主治功效:消肿止痛,聪耳通络 刺灸方法 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下关解剖特点1 咬肌 腮腺 面神经分支 下关解剖特点2 面横动静脉 咬肌动静脉 咬肌神经 下关解剖特点3 面深部静脉丛 上颌动静脉 下颌神经 下关刺灸方法 刺法:面部感染的患者,不宜采用此穴 略向下直刺1.0~1.5寸,周围酸胀或麻电感放散至下颌,以治三叉神经痛。 向后斜刺1.0~1.5寸,酸胀扩散至耳区,以治疗耳病。 沿下颌骨外向上、下齿平刺1.5~2.0寸,酸胀扩散至上、下齿,以治疗牙痛。 治疗颞颌关节不利常采用“齐刺”法为佳。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美容除皱则温灸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一次,每月20次 下关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下颌关节脱位,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眩晕,足跟痛等 针刺下关穴对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影响:重刺激多引起运动从属时值增大,即大脑皮层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但在健康人抑制过程发展较慢较弱。 给病人轻刺激,半数在大脑皮质引起兴奋过程,半数引起抑制过程,健康人只有少数引起抑制过程。说明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引起不同效应。 头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20170407.pdf VIP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直角》PPT课件.pptx VIP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 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医院感染的消毒灭菌与器械管理.pptx VIP
-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pptx VIP
- 2025年呼吸内科医师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pdf VIP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苏轼《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古诗词PPT.pptx VIP
- (2025年)全科医生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