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格式153654.doc
太原工业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赵君萍 学 号: 082012120 系 部: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论 文 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张焕梅
2012 年 03 月 06 日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数据采集及其应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据采集系统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成熟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大概在60年代后期,国内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多属于专用的系统。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微型机的发展,诞生了采集器、仪表同计算机溶为一体的数据采集系统。从70年代起,数据采集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一类是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通用的数据采集与自动测试系统。该阶段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以仪表仪器和采集器、通用接口总线和计算机组成。这类系统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在工业生产现场也有一定的应用。第二类以数据采集卡、标准总线和计算机构成,这一类在工业现场应用较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数据采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计算机、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用软件管理,是系统的成本减低,体积变小,功能成倍增加,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加强。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数据采集系统已成功的运用到军事、航空电子设备及宇航技术、工业等领域。由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
尽管现在以微机为核心的可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只需要一块数据采集卡,把它插在微机的扩展槽内并辅以应用软件,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但这并不会对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产生影响。相较于数据采集卡成本和功能的限制,单片机具多功能、高效率、高性能、低电压、低功耗等优点,而双单片机又具有精度较高、转换速度快、能够对多点同时进行采集,因此能够开发出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电路结构简单的、可靠性高的数据采集系统。这就使得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琳,商周,王学伟.数据采集的发展及应用.电测与仪表,2004,No.464
[2] 林祝亮,武林,杨金华.基于双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仪器仪表学报,2006,No.6
[3] 高云.基于MSP430的温室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农机化研究,2009,No.8
[4] 常铁原,王欣,陈文军.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电子技术应用,2008,No.11
[5] 叶红海,李丽敏.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8,No.4
[6] 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6-48,104-110
[7] 杨居义,杨晓琴,王益斌等.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5-141
[8] 刘刚,秦永左,朱杰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6-98,134-155
[9] 范红刚.51单片机自学笔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10] 元增民,张文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05-266
[11] 严洁.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5-105
[12] V. Schmidt, Control, data acquisition, and remote participation for fusion research, Fusion Eng. Des. 81 (2006) 1702–1712.
[13] A.Neto,H.Fernandes,A.Duarte, Firesignal-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software.FusionEngineering and Design 82(2007)1359-1364.
[14] Li Wei-di,Guo Qia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LCD displays.China Publish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