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风景:徐希画作欣赏.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潮湿的风景:徐希画作欣赏 徐希,曾用名徐振武,浙江绍兴人。1956 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60 年毕业继入该院版画系,1965 年毕业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1978 年为该社专职创作人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 画。 作品清新隽永,富有浓厚时代、地方及生活气息,尤以笔下的江南水乡,更为中外人士赞赏。后移居美国, 创作题材更扩展至描绘世界各地风光。显示出其超卓的艺术才华和雄厚的实力。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 - 潮湿的风景:徐希画作欣赏 1960 年,徐希在一位中学绘画老师的鼓励下报考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徐希是这个班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但他却获得了这所附中的最高奖赏,两年后他被直接保送进了大学部。他的第一专业是版画,故很快就掌握了 木刻,铜版,石版等技巧。二十二岁那年,徐希在报上发表了自己构思大胆的处女作,立即引起全国性反响。 出于对艺术技巧的不懈追求,他曾前往地区医院学习解剖学,并不断来往于乡村田野,对景写生。 由于不满足仅仅掌握版画艺术,徐希不久在浩瀚无垠的中国艺术遗产中潜心中国画和水彩画的研习。与此 同时,与西方艺术的接触也唤起了他全新的,更为复杂的美学思绪,在视觉空间形式上与中国画具有不同风格 的法国,英国和俄国水彩画,都使徐希沉迷和流连。从学生时代起,徐希就开始了融会东西方艺术的探索,在 这种将当代西方水彩与传统东方水墨技法相结合的摸索中,他逐渐结合了古今东西的两种抽象技巧而形成鲜明 的个性色彩。传统中国画表现静物和风景时的重要特征是静中有动,通过不同物体之间张力关系的把握,以及 对表现形式的韵律化抽象技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生命力;西方式的抽象则建立在纯粹的形式上,很少追求东方 绘画中各种对主物之间的和谐转化。在徐希的作品中,特别是他在成熟期描画的城市风景中,这两种抽象技巧 和视觉对象已经融为一体了。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 - 潮湿的风景:徐希画作欣赏 曾任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编辑的徐希,在文革结束后就已经在新中国羽毛丰满的艺术家群中确立了 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时期的创作没有为传统所束缚,而是用法国式的色彩打破传统中国水墨画 的单色规则,同 时强烈的黑白对比仍是他艺术布局中的基本协调手法,从中可见其中国版画的根基,正如那些微妙柔和的暗部 处理,体现了他传统中国画的控制技巧和内在韵律感。 生长于南方而一向钟情于朦胧山水,田园牧歌情调的徐希,注意到中国画派的酣畅有力和简练明快,从而 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协调手法-中国艺术所一向推崇的理想境界-在雄浑的气魄和抒情两极之间寻求和谐。因此, 徐希在有时过于纤弱的南方风格中结合了北方画派大胆超常的想象和几乎是非显示存在的均衡感,避免了平淡 无味,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起,徐希创立了自己的画风。 也是在这些年里,他开始确立自己最主要的题材,美丽的雨景。雨景一直是中国画的一个普遍题材,随应 季节,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在各种画家笔下呈现出雨景的千姿百态。徐希在这些已有的艺术提炼中更添一笔, 描画了维也纳雨景中蕴涵着的抒情音符,纽约城雨景中无声的诗行那样,表现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和内在情韵。 古典中国画在“雨”题中传统的“沉思”基调在徐希的创作中被赋予更为积极的特征。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3 - 潮湿的风景:徐希画作欣赏 以后十年,徐希创作的技巧和主题的进展正像他事业和进展一样不断突破,不仅雪和夜成了他反复描画的 题材,而且他笔下的所有景物都带有印象主义色彩。雪景和雨景一样是东方绘画中的基本主题,常常因南凉北 寒,晨降夜落,以及轻盈厚重而在画家笔下变幻多姿。徐希画自阿尔卑斯山的表现,优美而明丽,在世界风景 画中可谓独具慧眼,非凡手笔。 1989 年徐希移居美国纽约。这时正处于一个顶峰期,并继续用广采博蓄各国艺术的方法抒发他对现实世界 的个人印象和抒情性想象。在其描画纽约的组画中,他给这座被无数艺术家描绘过的城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点, 神秘,静谧,沉着和多姿多彩的内在生活力。满怀对世界进行个性化把握的渴望,使徐希的作品汇集了英国, 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中国以及美国的各地风光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