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粒子入射原子引发跃迁.pdf
也谈粒子入射原子引发跃迁
◎漳浦县迭志中学 詹国荣
理教学》2010年第 6期发表卞志荣老师 原《子物理教学 的跃迁。当然,结合后 的新核不一定是稳定的,可能会产生裂变
中的几点释疑》(以下简称卞文)。卞文认为:①实物粒 而激发核辐射 ,这时,所辐射 的射线能量也不会等于碰撞过程动
子入射氢原子时,与总个氢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中动 能的损失,而要大得多,因为有核结合能的参与 。若入射 中子 的
能损失(AE)会被氢原子吸收用 以其电子的跃迁 ,若△E≥E一E 动能很大 (约 50Mev以上),它可 以克服强大的核力吸引而穿过
则跃迁发生;②粒子入射氢原子时,产生的动能损失为,△E= 原子核 ,在穿过原子核 时,还可 以把其 中的核子带 出,将 原来 的
靶核撕裂成若干个较小的核,此称散裂过程 。[1]
E。(M为氢原子质量 ,111,E。为入射粒子质量和初动能,设
I~I十 111 (3)入射 中子遇上靶原子电子时,会发生弹性碰撞 。
氢原子原来静止)。并由此得出:若入射的是电子,当E。≥E一E ①被撞靶原子电子的能量
时,跃迁发生 ;若入射 的是质子、中子或氢原子 ,则要求 E ≥2 改变
(E一E),跃迁才能发生 。 设 中子 的入射速度为 12,
卞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①粒子 (依卞文,此指:电 方 向沿 x轴 ,相碰前,靶原子轨
子 、中子 、质子或氢原子)入射原子时 ,粒子不一定与总个原子发 道 电子 的速度为 ,方 向与轴
生碰撞;②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不一定是完全非弹性碰撞;③粒 正向夹角为 0 (如 图 1),碰后
子与原子碰撞过程 中动能的损失不一定被原子吸收用 以外围电
中子速度 为 v,电子速度为
子的跃迁;④氢原子产生跃迁的条件不见得如卞老师推得的结 图 1
v。Y为 中子与 电子运动平面
果。这些 问题 ,是中学物理教学 中经常要遇到的,解决得不好 ,
内与 x轴垂直 的方 向。因碰撞
不仅影响该部份 内容 的学 习,还会给学生思维上的误导。
时的对心方向沿x轴 ,故 y轴方 向粒子问无作用力 ,该方 向粒子
入射粒子是原子时,因其线径与靶原子相当,它们相遇时两
的速度不变,有:
个总体会发生碰撞 ,但当入射粒子是 电子、中子、质子、或原子核
V =VesinO
时,因这些粒子的线径 比靶原子 的万分之一还小,靶原子 内大部
分空间又是空旷的,它们遇上靶原子 时,不可能与总个靶原子相 mn1.n+me1,ecosO--mnV n+mev 既
撞 ,而可能穿过靶原子空旷的空 间,也可能遇上靶原子核,还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两道光学试题的分析.pdf
- 3-D Scattering of Obliquely Incident Plane PWaves by Alluvial Valley Embedded in Layered Half-Space.pdf
- 3.5GHz频段城市环境路径损耗特性研究.pdf
- 5种方法求介质的折射率.pdf
- 6kW光纤激光器光束入射角对不锈钢板切割质量的影响.pdf
- 7.0AMeV 238U+238U强阻尼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pdf
- 8712ET型网络分析仪检测阻抗的原理.pdf
- 90°临面入射体全息成像系统的深度分辨率.pdf
- A new scheme for retrieving ocean surface salinity from simulated multi-angular SMOS brightness temperature.pdf
- A novel light fluctuation spectrum method for in-line particle sizing.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