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技术基础(Ⅱ)——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pdfVIP

储热技术基础(Ⅱ)——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热技术基础(Ⅱ)——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pdf

第 2卷 第 2期 储 能 科 学 与 技 术 V01.2 No.2 2013年 3月 EnergyStorageScienceandTechnology Mar.2O13 储热技术基础 (II)——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李永亮,金 翼,黄 云,叶 锋,汪 翔,李大成,王彩霞,丁玉龙 (英国利兹大学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储能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 摘 要:简要介绍了储热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四种具体应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 深冷储能、热泵储电,指 出了太阳能热发电储热技术在短期内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双罐式液体显热储热 (储 冷)具有较好的整体效率,将在电力系统储热技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熔融盐储热;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深冷储电;热泵技术 doi:1O.3969j/.issn.2095—4239.2013,02.011 中图分类号:TK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239(2013)02—165.07 Potentialapplicationsofthermalenergystorageinelectricpower generationsector(II) LIYongliang,JINH,HUANG Yun,YEFeng,WANGXiang,LIDacheng,WANGCaixia,DINGYulong (JointIPE-UoLInstituteforEnergyStorageResearch,Beijing10019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brieflyintroducesfourpotentialthermalenergystorage(TES)applicationsin elecrticpowergeneration sector,including solarpowergeneration,compressedairenergy storage (CAES),cryogenicenergystorageandheatpumptechnology.ItconcludesthatTESispromisingin concentratedsolarpower(CSP)generationinthenearfuture.Currenttwo—tanksensiblethemral storagetechnoloyg hasagoodoverallefficiency,andisexpectedtoplayanimportantroleparticularly inpowergenerationsector. Keywords:moltensaltstorage;adiabaticcompressedairenergystoragesystem;cryogenicenergy storage;heatpumptechnology 在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电能的应用是 为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 继钻木取火和蒸汽机应用后,人类历史上利用能源 但 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是电力供应链尤其是电 的第三次飞跃。电能的即时传输彻底改变了人类的 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由我国近年来用 用能方式,使人类迎来了电气化时代,并奠定了21 户端用电情况的变化以及发电端电源结构的变化两 世纪信息化现代文明的基石 。然而也正是电能即发 个方面共同决定的。用电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 即用的特点,使得电力工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电、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用电量不断的增 输电、配电以及用电都必须得到即时的相互协调以 加,电力峰谷差不断扩大,特别是居民空调的普及, 保证 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这也使得电网成 加剧了供电的峰谷矛盾。为应对不断增加的高峰电 力需求,我国的装机容量不断攀升,截止2012年底 收稿 日期:2013-O1.18;修改稿 日期:2013.01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