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作者 宁帆 张玉艳 第2章放大器基础.ppt

模拟与数字电路 教学课件 作者 宁帆 张玉艳 第2章放大器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2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放大器基础 2.1晶体管放大器 2.1.1放大器的组成 2.1.2放大器工作原理 2.1.3图解分析法 2.1.4等效电路分析法 2.1.5共基极放大器的特点 2.1.6多级放大器 2.1.1放大器的组成 2.1.2放大器工作原理 2.1.3图解分析法 2.1.4等效电路分析法 2.1.5共基极放大器的特点 2.1.6多级放大器 2.2放大器的反馈 2.2.1反馈的基本概念 2.2.2反馈放大器的一般表示式 2.2.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2.4两种常用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2.2.5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计算举例 2.2.6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 2.2.1反馈的基本概念 2.2.2反馈放大器的一般表示式 2.2.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2.4两种常用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2.2.5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计算举例 2.2.6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工作的条件 2.3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2.3.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3.2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及等效电路 2.3.3共射极单级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2.3.4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2.3.5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 2.3.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3.2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及等效电路 2.3.3共射极单级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2.3.4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2.3.5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 2.4场效应管放大器 小结 4. 等效电路诸参数的确定方法 以上两种等效电路,它们的输入与输出回路是通过Cb′c联系在一起的,这将给今后的电路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总希望使用密勒定理将电路进行单向化。 5. 密勒电容确定 *例2-3-1利用密勒定理把图2-3-9(a)所示纯电阻负载的共射极混合π型等效电路的输入、输出回路分开。 图2-3-9纯电阻负载共射极混合π型等效电路的单向化 直接耦合纯电阻负载单级放大器,如图2-3-10(a)所示。 晶体管用混合π型等效电路取代后的小信号交流等效电路如图2-3-10(b)所示。 利用密勒效应进行单向化后的等效电路如图2-3-11(c)所示。 图中, 图2-3-10纯电阻负载单级放大器 1. 电压放大倍数 2. 带宽 图2-3-11高频特性曲线 为了缩短坐标,扩大视野,在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频率轴上采用对数分度,而电压放大倍数用dB表示,相角用线性分度,称这样的曲线图为波特图。 它是一种利用折线来近似实际曲线的办法,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 对数频率特性——波特图 (1) 幅频特性 图2-3-12高频特性的波特图 可见,近似值与实际值相差3dB。离fh愈远,误差愈小。 如果精确计算,可在折线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如图2-3-12中虚线所示。 根据式(2-3-27)作相频特性,可用3条直线组成的折线来近似描述。 (2) 相频特性 图2-3-13纯电阻负载共射极放大器 若要使负反馈放大器稳定地工作,必须设法破坏上述两个条件,即保证在任何频率下都满足 图2-2-17 反馈系统的频率特性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在讨论放大器的基本性能时,仅分析了输入信号为单一频率的情况,如放大器工作点选择不当,或输入信号幅度过大,会进入器件的非线性区,造成输出波形失真等,这种失真是由于器件的非线性引起的,通常称为非线性失真。 多频信号通过放大器时,就会由于放大器中有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等),导致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即会使放大倍数随频率而变,造成输出波形失真,这种失真称为频率失真。 由于这种失真是线性电抗元件引起的,也称为线性失真。 轮速传感器由传感头和齿圈等组成。 凿式(如图1-9(c)所示) 柱式(如图1-9(a)所示) 菱形极轴轮速传感器(如图1-9(b)所示) 1. 幅频特性 图2-3-1幅度失真 假定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由基波和二次谐波组成的,如图2-3-1(a)所示。 由于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倍数不同,如对高频信号的放大倍数小,但没相对相移,其输出波形如图2-3-1(b)所示, 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相同的放大倍数就不会造成幅度失真,把这种情况用图形表示出来,如图2-3-2(a)所示,称为理想的幅频特性曲线。 图2-3-2(b)所示为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图2-3-2(c)所示为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二者的差别仅在于低频范围。 通常把图(c)中的平坦部分称为中频区,其放大倍数用A表示。习惯上规定在低频端当A下降到0.707A时的频率称为下限或下截止频率,用fl表示;在高频端A下降到0.707A时的频率称为上限或上截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