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优良基因聚合创新高梁多抗特性资源研究
利用优良基因聚合创新高粱多抗特性资源研究
徐秀德h 王丽娟1 姜钰1 董怀玉1 陆 平2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利用高粱抗病虫鉴定工作中筛选出具有单一抗病虫特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资源,
通过有性杂交和人工接种鉴定,有目的进行抗性基因转移和优良基因聚合,从而获得了具有
种质资源。并用新创资源组配了一批高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高粱;抗病虫特性;基因聚合;多抗性资源
高粱是我国旱地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的粮食作物,然而高粱病虫害是影响高粱生产的重
要因素之一。高梁丝黑穗病[Sporisorum
sacchari
Zehntn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6e],高粱靶斑病
虫[Melanaphis
[Bipolaris
选用多抗性品种和杂交种是防治高粱病虫害的经济而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一些具有单一
抗病虫特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有目的进行抗性基因转移、优良基因聚
合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并提供生产和育种应用。
丑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状的材料有Tx622B、晋粱5/晋辐1、晋粱5、晋辐l。组配杂交组合时还用到生产上常用
的不育系有Tx622A、熊21A和恢复系LRl15。材料来源及主要性状见表1。
表1供试验材料及其优良性状
+作者简介:徐秀德(1955~),男,籍贯山东,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病虫害防治和高粱、
玉米等作物资源抗病虫特性研究。
141
中国杂粮研究
丑.2方法
卫.2.1 抗病虫鉴定方法采用高粱丝黑穗病菌2号、3号小种}l2J,用人工土壤接种方法
进行高粱抗丝黑穗病鉴定b1;采用田问自然感蚜虫与人工接蚜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蚜
虫鉴定旧J。高粱丝黑穗病抗性评价按0~9级标准划分:0级(免疫IM),1级(高抗
S),9级(高感HS)。
高粱抗靶斑病鉴定方法pjj,是将靶斑病病菌在高粱粒培养基上培养,待高梁植株喇
叭口期,将长有病菌分生孢子的高梁粒投人喇叭口中,每株投放5~6粒。在高粱籽粒生
理成熟期目测调查发病情况,根据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按0~9级划分抗性等
级:0级为免疫(tM),叶片上无病斑;1级为高抗(HR),叶片上病斑占叶片总面积
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26%~50%;7级为感病(S),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51%~75%;
9级为高感(HS),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75%以上。
1.2.2抗病虫资源创新方法
丑.2.2.1恢复系创造用对丝黑穗病免疫的中国高梁品种莲塘矮为母本,丝黑穗病免疫、
兼抗高梁靶斑病的品种八棵权为父本经过人工去雄杂交组配、并经鉴定选育成莲塘矮/八
棵权组合。分别以晋粱5/晋辐1、晋粱5、晋辐1为母本,以莲塘矮/lk棵权、莲塘矮为父
本,人工去雄杂交组成晋粱5/晋辐1×莲塘矮/lk棵权,晋辐1×莲塘矮/八棵权,晋粱
5×莲塘矮组合。在杂种R代开始进行抗病性鉴定和优良单株选择,经过连续5代鉴定,
辐1×莲塘矮/)k棵权)。
1.2.2.2不育系创造
代开始进行抗病虫特性鉴定和优良单株选择,并与不育系Tx622A和ICSl2A分别进行测
交,然后连续回交转育成不育系。
1.2.2.3
2004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地中对9个组合进行了抗病虫特性、农艺性状、产量
142
利用优良基因聚合创新高粱多抗特性资源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 选系来源和抗性鉴定结果
育成3个恢复系和2个不育系,其系谱来源和抗性鉴定结果见表2。从鉴定结果看,
病性,同时兼抗高粱蚜虫和高粱靶斑病。而这3个新创恢复系的亲本晋粱5/晋辐1、晋粱
5和晋辐1均对丝黑穗病菌2号、3号小种高度感染,说明新创恢复系对高粱丝黑穗病的
抗性基因来源于中国高粱品种莲塘矮或莲塘矮与八棵权,而抗高粱靶斑病基因可能来自于
高粱品种莲塘矮和八棵权。不育系IA05A对高粱丝黑穗病菌2号、3号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