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探讨
范明泰 李三治 颜红卫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 栾川 471500)
摘要:通过应用价格法、类比法、统计法、方案比较法对上宫金矿床工业指标进
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合理的工业指标,对资源合理利用
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宫金矿床 工业指标 探讨
矿床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
算储量的依据。工业指标确定得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地质勘探工作的进行和地
下资源的利用,而且直接影响着矿山企业的建设与生产。随着近年来采、选、冶
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以及黄金价格上涨,原有的工业指标已不能满足当
前资源合理利用和提高企业合理经济效益的要求。为了修订适合矿山生产经营的
工业指标,必须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性质及其加工技术
性能、黄金市场价格以及矿区建设条件、矿山生产经营效率等因素研究探讨。
1 矿床地质特征及采、选条件
1.1 矿床地质特征
上宫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熊耳山隆断区,花山-龙脖背斜南翼。
受康山-上宫大断裂控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下熊耳群中、下
段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区内断裂构造分为北东向、近南北向及东西向
三组,北东向断裂纵贯矿区,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发生在晚元
古代早期,形成了下熊耳群火山岩系,伴随火山活动也形成了一些浅成相的岩株,
岩脉(墙)及超浅成-次火山相侵入体。
上宫金矿床赋存在金硐沟含金构造蚀变岩带(以下简称矿带)的北东端。矿
床类型是重熔岩浆热液形成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矿区范围内,矿带自南西向
北东逐渐撒开趋势,形态似帚状。在整个矿带内,自西向东,又进一步划分为六
个次级矿带。其编号依次为 Ⅰ、Ⅱ、Ⅲ、Ⅳ、Ⅴ、Ⅵ。Ⅰ、Ⅱ、Ⅲ矿带分布在整
个矿带的下部(称下矿带),Ⅳ、Ⅴ、Ⅵ矿带分布在整个矿带的上部(称上矿带)。
其中 Ⅰ、Ⅳ矿带自南西向北东纵贯全区。Ⅱ、Ⅲ矿带依次分布在 Ⅰ矿带上部,与
Ⅰ矿带相辅而行。Ⅴ、Ⅵ矿带依次分布在Ⅳ矿带上部,与Ⅳ矿带相伴而生。各矿
带之间相距宽度最大65 米,最小2 米,一般在 10 米-45 米。在地表Ⅱ、Ⅲ矿带
具分枝复合现象,在倾向上看, Ⅰ、Ⅱ或 Ⅰ、Ⅲ矿带有分有合的现象。Ⅳ、Ⅴ、
Ⅵ矿带时分时合现象更是普遍存在,而且很多地段Ⅳ、Ⅴ矿带分不开。I 矿带长
2200 米,出露最高标高 1340 米,控制最低标高276 米,高差 1064 米,平均宽6
米。I 矿带的产状具有一定规律的变化。走向20°-75° ,平均49°,倾向北西,倾角
从41°-82° ,平均58°。
Ⅱ矿带长900 余米,出露最高标高 1325 米,控制最低标高351 米,高差974
米,平均宽6 米。走向平均46°,倾向295°-335° ,倾角最大72° ,最小38° ,平均
63°。Ⅲ矿带长 1000 米,出露最高标高 1325 米,控制最低标高424 米,高差901
米,平均宽7 米。走向与Ⅱ矿带基本一致,平均52° ,倾向北西,倾角最大67° ,
最小54° ,平均62°。Ⅳ矿带纵贯全区,长2200 米,向北东仍有继续延伸的趋势,
地表出露标高 1345 米,控制最低标高500 米,高差845 米。地表出露宽度平均
18 米。走向43°到55° ,平均51° ,倾向北西,倾角最大61° ,最小54° ,平均58°。
V 矿带长750 米,出露最高标高为 1340 米,控制最低标高为612 米,高差728
米,平均宽23 米。矿带走向平均44° ,倾向北西,倾角平均62°。Ⅵ矿带长700
米,向北北东延出矿区。出露最高标高为 1255 米,控制最低标高为743 米,高
差512 米。地表出露宽平均6 米。矿带走向平均25°,倾向北西,倾角平均62°。
矿床中各矿体赋存在各矿带中。矿区内共圈出主要矿体6 个。Ⅰ矿体长262
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倾向 317° ,倾角61°。平均厚度0.97 米,厚度变
化系数 100% ,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均品位5.17×10-6,品位变化系数 87%,属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 Ⅰ矿体长286 米,矿体呈脉状、似板状,矿体倾向
9
317° ,倾角62°。平均厚度1.62 米,厚度变化系数91% ,属厚度较稳定型矿体。平
均品位5.76×10-6,品位变化系数91%,属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