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zhí) 2.B(A.C.“盘垣”应为“盘桓”;D.“朝菌不知酶朔”应为“朝菌不知晦朔”) 3.C(C.“石破天惊”比喻文字议论新奇惊人。A.“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权术,反复无常。这里与句意不合。B.“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办事精熟。这里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D.“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这里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4.A(否定失误,应去掉“防止文化不受污染”中的“不”。) 5.B(A、D两项中的两个分句的位置与上下文不相应;C、D中“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这两个概念与上下文不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本小题逆推错误。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 7.C(A项张冠李戴,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B项据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言过其实,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高考资源网8.B(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加因果。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三、(9分,每题3分) 9.C()D(BC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的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排除) 11.A()12.()()(1分,句意通顺1分)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泉水,甘甜无比。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面约百步远的近处找到了泉源。那儿上面是丰山,高耸而突兀;下面是幽谷,幽静而深藏;两者中间有一道清冽的泉水,翻滚着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看,很喜欢这里的风景。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过去,太祖皇帝曾率领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十五万兵马,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了他的将领皇甫晖、姚凤,从而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查对过滁州的地图和记录,又登上高处眺望清流关口,想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是,经历过战乱的老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一出天下就统一了。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削平,有的自行消亡了。百年之间,寂静无声,只见青山依旧高耸,河水依旧清澈。想打听当时战争情况,可是经历过的老人都早已去世了。现在滁州位于长江和淮水之间,乘船坐车的商贩和四面八方宾客都很少来到这里。百姓一生中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已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地方僻静而且公事清简,也喜欢当地的民风安闲。既然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就天天同滁州人在此有时昂首观青山,有时低头听流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大树下纳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峭裸露,春夏的清爽秀丽,一年四季的景色,没有不可爱的。我又幸运地遇到当地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我根据这里山水的特点,描绘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宣扬皇上的恩德并和百姓共享欢乐,这是知州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下“丰乐”二字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13.(8分) ⑴(4分) 借景抒情。(2分)这三句通过对简陋寓所和阴雨天气的描写,突出了客居的萧条、冷落和风雨之夜的凄凉,借哀景抒哀情,为下面写闻鹃渲染环境气氛。(2分) ⑵(4分) 对家乡的思念、对岁月蹉跎的感慨(2分)和对一心杀敌却报国无门的愤懑(2分)。 14.(10分,每空1分) ⑴云无心以出岫 ⑵烟光凝而暮山紫 ⑶袅袅兮秋风 ⑷心非木石岂无感 ⑸惟有幽人自来去 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⑺画船听雨眠 ⑻乾坤日夜浮 ⑼雕栏玉砌应犹在 ⑽古人秉烛夜游 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