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邮凹陷阜三段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pdf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3年2月第35卷第2期
Jo帅柚ofoil柚d V01.35No.2
G船T∞hnoIo科(J.JPI)Feb.2013
高邮凹陷阜三段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王路,陆梅娟,毕天卓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9t)
[摘要]根据大量的岩性、物性、岩石薄片等资料,从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含油气性3个方面分析了储
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高邮凹陷阜三段发育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
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主要具有中一低孔、低一特低渗的特征;沉积微
相控制砂体的形成与演化,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分布区是物性条件相对较好的有利砂体分布区;有
利砂体储层受油气早期充注影响,孔隙在深层得以较好保存。
[关键词]高邮凹陷;阜三段;成岩作用;控制因素
[中图分类号]TEl22.2 [文献标志码]A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中南部,受南部及东部边界大断层影响,总体结构呈南断北超的箕状结构。
古近系阜宁组三段(E。f3)沉积期为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该三角洲是构成整个苏北盆地E。f3特大型
三角洲的一部分,在高邮凹陷呈NE向逐渐由三角洲前缘演变为前三角洲,沉积砂体微相类型主要有三
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储层特征为中一低孔、低渗储层为主。E。f3为
高邮凹陷内主要产油层段,笔者对E。f3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对下步E。f3的勘
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1储层基本特征
1.1岩石学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及薄片鉴定,认为高邮凹陷E。f3
妒(Q)%
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其
组分特征为:石英体积分数∞(Q)为50%~78%,
长石体积分数9(F)。为10%~29%,岩屑体积分数
9(R)为11.7%~27.1跖(图1)。填隙物类型以胶
结物填隙为主,体积分数为1%~10%,主要由方
解石、铁方解石i石英次生加大组成;杂基主要为
泥质。砂岩平均粒径o.01~o.4mm,分选中等一好,
磨圆度次圆一次棱角状,颗粒呈点、点一线接触,胶
结类型为接触一压嵌胶结、接触一孔隙胶结,偶见基
底胶结、基底一孔隙胶结。
1.2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物性特征是决定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其 圈l商邮凹陷Et岛砂岩岩石类型
直观表述为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大小[1]。根据大量岩
石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分析数据统计,高邮凹陷E,f3储层物性具有中一低孔隙度、低一特低渗透率的
[收稿日期]2012—10—08
[作者简介]王路(1983一),男,2005年西北大学毕业,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工作。
石油天煞气地质 2013年2月
品最高值2265mD(SX23井)、最低值小于 孔隙度/%
0 20 30
1mD,小于50mD的低渗样品共有77%,其
中小于1mD的超低渗样品有38.2%,1~
10mD的特低渗透样品26.4%,显示了E。f3
砂岩总体上孔隙条件为中一低孑L。但渗透性
较差,具有低一特低渗透性的特征。
1.3储层孔隙类型
E。f3砂岩孔隙度与渗透率呈线性正相关 o
E
性(图2),随孔隙度增加,渗透率增加‘, 锝 lO
喇
表明储层储集空间是以孔隙为主,为孔隙型 鲣
砂岩储层。通过铸体和扫描电镜微观分析,
砂岩次生溶蚀现象发育,主要孔隙类型有粒
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隙,原生孔隙很
少,多为填隙物内微孔隙(图3)。统计显
示E。f3砂岩次生孔隙的面孔率通常占到总
孔隙的80%~100%。 图2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羊水栓塞护理措施.pptx VIP
-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docx VIP
- 2025年粤东西北教师全员轮训心得体会2篇.doc VIP
- TCRHA-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中联W6015-8A塔吊说明书操作手册.pdf VIP
- 过滤材料和部件市场前景预测与技术创新策略研究报告.pdf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降低.pptx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物理答案.pdf VIP
- 华为HCIE-CloudServiceSolutionsArchitect云服务练习试题.doc
- 8.27-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8月底开学摸底考试题及答案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底开学摸底考英语答案 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