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实词的考查答题技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文言实词的考查及答题技巧 范练娥 陈时春 正确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是中考的考点。因此,梳理常考的实词,揣摩总结此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很有必要。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是考试的重点。 中考常考的实词很多,限于篇幅,笔者只整理少量实词。 把:持、拿。如:“把酒临风。” 被:同“披”,穿着。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鄙:见识浅。如:“肉食者鄙。” 兵:兵器。如:“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察:明察。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鞭子、驱使。如:“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池:护城河。如:“山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从:(1)跟随。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依顺,听从。如:“民弗从也。” (3)指堂房亲属。如:“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国:(1)国家。如:“等死,死国可乎?” (2)国都。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或:(1)有时,偶或。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有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间:(1)中间,期间。如:“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参与。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隔离。如:“遂与外人间隔。” (4)有时,偶然。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5)指房屋的间数。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书:(1)写,记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字条。如:“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如:“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信:(1)相信。如:“忌不自信。” (2)信用。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信任。如:“愿陛下亲之信之。”(4)同“伸”,伸张。如:“欲信大义于天下。” 阴:(1)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阴暗。例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阴冷,寒冷。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解答文言实词意义这一类题,一方面要注重积累,认真归类整理。另一方面要从中找出规律,巧释词义。以下五种方法,非常有效。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但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某个实词的含义。这就要求考生具备一种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在推断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山东潍坊市中考题“公退之暇,被鹤氅”。要求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根据下文“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中的“戴”和“执”的意思,就可推断出“被”是“穿着”的意思。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湖北黄冈市中考题“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和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要求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上下句并列展开,根据“恶”的提示,前者“去”肯定不是“前往”而是“离开”,进而引申为“背弃”。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例如,四川乐山市中考题“余家深山之中”,要求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家”字前有代词“余”,后有补语“深山之中”,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谓语的位置,是动词,应该是“居家”的意思。 4.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答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山西太原市中考题“一士人善画和旦而过之。轴必坠地”,要求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依据《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当“擅长”讲,《木兰诗》中的“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中“旦”当“早晨”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善”也是“擅长”的意思。此处的“旦”也是“早晨”的意思。 5.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是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年级 初中 学科 语文 版本 期数 内容标题 浅谈文言实词的考查及答题技巧 分类索引号 G.622.475 分类索引描述 统考试题与题解 主题词 浅谈文言实词的考查及答题技巧 栏目名称 专题指导 供稿老师 审稿老师 录入 韩素果 一校 二校 审核 1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