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试时间:2001.12.13 测试层位:P8+P9+P10 测试井段:3794.2-3967.7米 有效厚度: 53.9米 稳定产量:Qo=40.6 m3/d ; Qg=14.3146*104m3/d; 稳定时间:tP=492.83 hrs 孔隙度:14.5% 测井解释渗透率:14.766 mD 常规解释: (1)MDH法: (单相拟压力) 压力后期下掉,(储层压力下降),无法应用。 解释结果: K=2.75 mD S=5.37 外推地层压力 P*=30.79MPa (2)Horner法: (单相拟压力) 解释结果: K= 2.51mD S=4.26 外推地层压力 P*=31.78MPa 探测半径: 497.24 m 单井控制储量 3.23 ×108 m3 (3)Horner法: (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K= 4.73 mD S=14.42 外推地层压力 P*=30.13 MPa 探测半径: 682.87 m 单井控制储量 6.64 ×108 m3 (3)Horner法: (两相拟压力,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K= 4.54 mD S=15.12 外推地层压力 P*=29.95 MPa 探测半径: 704.74 m 单井控制储量 6.88 ×108 m3 现代试井分析: (1)均质模型: (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K=4.332 mD S=14.56 地层系数:233.51 mD.m 流动系数:7809.55 mD.m/mPa.s 井筒储集系数:1479.77 cm3/atm 测试后期压力下掉 ,曲线后期径向流段不完整,解释结果可靠性降低,解释结果可供参考。 压力历史拟合 (2)均质模型: (两相拟压力,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K=4.16 mD S=19.26 地层系数:224.22 mD.m 流动系数:7499.13 mD.m/mPa.s 井筒储集系数:1467.76 cm3/atm 存在多孔介质吸附现象时,有效渗透率低于无介质吸附时,而表皮因子则刚相反。原因与前类似,因为多孔介质吸附了部分凝析油气,这些吸附相不参与流动,就相当于堵塞了部分渗流通道,增大了渗流阻力,脱附出的凝析油气与反凝析液也会堵塞一定渗流空间,自然会出现有效渗透率“降低”,表皮“增大”的现象。 考虑吸附影响后, 有效渗透率降低了约3.9%,表皮增大了约3.2%。 与B2井结果相比,有效渗透率降低的幅度与表皮增大的幅度B6井的要低,其原因在于,B6井的重烃含量比B2井的低,B2井的C7+摩尔含量为2.6%,B6井的仅2.38%,而地层孔隙介质吸附时首先选择吸附的是大分子,即重烃成分,因此B6井的吸附量小。 B6井与B2井地层中吸附相流体饱和度与压力关系对比曲线 (3)复合模型: (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第一区:K=2.03 mD 第二区:K=4.06 mD 第一区:地层系数:125.05 mD.m 第二区:219.06 mD.m 第一区:流动系数:4182.21 mD.m/mPa.s S=11.999 井筒储集系数:1162.35 cm3/atm 两相流动区半径:16.88 m σ=M=2 CDe2S=1013 (4)复合模型: (两相拟压力,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第一区:K=1.73 mD 第二区:K=3.46 mD 第一区:地层系数:93.5 mD.m 第二区:186.5 mD.m 第一区:流动系数:3122.23 mD.m/mPa.s S=12.35 井筒储集系数:1576.58 cm3/atm 两相流动区半径:15.32 m (5)双孔模型: (两相拟压力,不考虑吸附) 解释结果: K=1.82 md S=3.002 地层系数:97.93 mD.m 流动系数:3275.28 mD.m/mPa.s 井筒储集系数:1353.28 cm3/atm 储容比ω=0.01 窜流系数λ= 7.29*10-6 * * 凝析气井试井分析及动态预测 一.问题的提出: ★了解地层压力变化规律 ★获取地层参数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 可以了解地下油气渗流规律、油气藏动态特征 ※可为气藏描述、污染评价、数值模拟、油气藏开采动态预测以及油气井增产措施决策提供依据 试井分析的目的: 凝析气井的试井分析:具有相当大的研究难度,至今未能很好解决 ◆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流体的渗流与干气藏无太大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未来之星”选拔活动试卷(四、五年级).pdf VIP
-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pdf VIP
- 金融英语翻译 Chapter 15 应收款项.pptx VIP
- 烟草法律知识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三年级上册 劳动教案.pdf VIP
- DB12T 775-2018 防雷装置检测业务规范.docx VIP
- 专题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几何动态问题(专项训练).pdf VIP
- 觉醒年代人物小传800字.doc VIP
- [通力KONE电梯资料]CTP-07.30.S2A_安全钳.pdf VIP
- 【名校课堂】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第1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