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b合阅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
综合阅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编写:宝安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组
注:
1.以下资料为教师备课时参考使用,可以自主调整。课堂上可相机向学生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若有修改、补充,希转至编写者,以便下次完善,并致以敬谢。
2. 为环保计,使用《小学语文综合教学》一稿,建议利用网络、电子白板进行阅读与批注。
3.凡有繁难之文,浏览一下而已。可以教习,也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置之不理。
[单元概述]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地理学]
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七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自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独坐敬亭山》赏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孤是一种姿态。敬亭山应该很高,至少是危岩矗立,角上一亭,翼然欲飞。这是我读完这诗的一种感觉。李白是太爱高处了,也只有他能写出《夜宿山寺》,仿佛山也只是孤山,人也是独人,亭或寺惊鸿一瞥,掩映画中,星辰如摘仿佛你手心的萤火虫。谪仙是还眷恋那云层的琼楼玉宇么?对人间君主尚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爷是酒中仙”,那为什么却“恐惊天上人”呢?
如果《夜宿山寺》需要远距离来表现百尺之楼,那么《敬亭山》只有用近焦距来凌空俯拍。
这就让我想起了悬空寺。依岩而斫,斗檐飞椽,铁索木栈,下面则是白云乱生,鸿鹄往来。也许中国人太爱美了,爱得有点苛求,爱得有点孤独。
敬亭应该也是这样吧。甚至或许,山秃无木,那样更无依靠着生。暮色应该是下来了,因为众鸟也贯入高空,随心所欲的云片卷着尾巴走了,那,剩下什么呢?只有我和你——敬亭山,只有我们相看不厌。如果说情人眼中的西施是饱含浓烈,红盖下俊美的新娘极尽了妩媚和娇羞。这里则只有一种孤,一种静谧,仿佛我们的诗人成了一株树木,或一块瓦石,白云生胸中,与敬亭遥遥相望。
“我笑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稼轩的拙处在于见山仍山,见水只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一种平静一种回归,仿佛是夜雨故人,仿佛婴儿之于母亲的怀抱,好像恋人的温存。只有山,也只有山,才不避我丑陋、贫贱、不肖或愚钝,相看不厌,不离不弃!
而山,毕竟是无感知的。
天黑了,诗人也该回家了吧?人间正是一片灯火,妻和儿女还在等候呢,是他们让我们留在了人间,牢牢的束缚住翅膀,未许乘风归去!
[综合阅读]
李白诗文打破“传统写法”评析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谢佩珍摘要:从现存的李白诗文可以看出,李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小到行文、遣句,大到篇章结架、艺术构思,都浑然天成。那么其诗文在写法上到底摆脱了什么旧套,与同时代甚至其它时代的诗文相比有何独到的创新和特殊魅力,这是文章中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李白传统写法创新艺术魅力 古有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对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高度颂扬,今有胡适《白话文学史》“乐府到了李白,可算是集大成了”的由衷赞叹。的确,李白引领唐代诗文走向了文学艺术的巅峰。正所谓“没有李白,我们今天对于盛唐高潮的认识就要降低;没有李白,盛唐的高潮就要为之减色”。 李白用他飘逸的美在盛唐文学中腾云驾雾,以他独特的思维和风格来挑战传统诗文的束缚。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古诗之美在唐,唐诗之美在盛唐,盛唐之美在李白。余光中《寻李白》赞云:“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诗文等天地,齐日月,吞吐万象,大气磅礴,呈现出一种令人震撼、敬仰的壮观之美。 一、形飘意渺显奇思 相比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素直陈,柳永的婉转缠绵,苏轼的大气豪放,陆游的爱国忧民来说,李白诗文显示出独有的形式和意象之奇美。 1.从雄奇的超常意象到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 教育智能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影响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