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作者 赵宏立 朱强 绪论.pptVIP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作者 赵宏立 朱强 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16/18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CNC I/O单元 强电回路 传感器/线圈 电源 变压器 电源 主计算机 伺服驱动 主轴驱动 主轴电动机 伺服电动机 操作面板接口 机床操作面板 MDI/CRT单元 I/O接口 I/O设备 手轮 日本FANUC最新的高档控制器,是当前配置最高的数控系统。 特点: 1.最大控制系统为10个系统(通道); 2.最多轴数和 最大主轴配置为40轴: 其中进给轴 32轴,主轴为8轴; 最大同时控制轴数为24轴/系统; 3.最大PMC系统数为3个系统: 最大I/O点数为4096点/ 4096点,PMC基本指令速度为25ns。 4.最大可预读程序段为1000段。 FANUC30i---MODEL A SINUMERIK 3/8/810/820/850/805/840系列等。 2、SIEMENS数控系统简介 SINUMERIK的CNC数控装置主要有: SIEMENS 810/820是西门子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CNC、PLC一体型控制系统,它适合于普通车、铣、磨床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数控机床厂上使用较广。 ① 810与820的区别仅在于显示器: 810为9in单色显示,系统电源为24V; 820为12in单色或彩色显示,系统电源为交流220V; 其余硬件、软件部分完全一致 SIEMENS 810/820系统 ②810/820最大可控制6轴 (其中允许有2个作为主轴控制),3轴联动 ③系统由电源、显示器、CPU板、存储器(MEM/EPROM/RAM)板、I/O板、接口板、显示控制板、位控板、机箱等硬件组成。硬件采用了较多LSI(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④主CPU采用80186 ⑤PLC最大128点输入/64点输出,用户程序容量12KB,PLC采用STEP5语言编程 SIEMENS 802系列系统包括: 802S/Se/Sbase line; 802C/Ce/Cbase line; 802D等型号。 它是西门子公司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的集CNC、PLC于一体的经济型控制系统。近年来在国产经济型、普及型数控机床上有较大量的使用。 802系列数控系统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较高。 SIEMENS 802系列系统    1) 华中1型 2) 华中2000 3) 世纪星系列: (1) hnc-21 (2) hnc-22 (3) hnc-18/19 3、华中数控系统 数控装置型号编号说明: 采用先进的开放式体系结构; 嵌入式工业PC机; 配置7.7或10.7彩色液晶显示屏; 故障诊断与报警; 多种形式的图形加工轨迹显示和仿真; 集成进给轴接口、主轴接口、手持单元接口、内嵌式PLC接口于一体; 可自由选配各种类型的脉冲接口、模拟接口交流伺服单元或步进电机驱动器; “世纪星” HNC-21TF数控装置功能特点 华中数控 内部已提供标准车床或铣床控制的PLC程序, 用户也可自行编制PLC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G代码编程,与各种流行,直接加工高达2GB 的G 代码程序; 具有直线、圆弧、螺纹切削、刀具补偿、宏程序等功能; 支持硬盘、电子盘等程序存储方式以及软驱、DNC、以太网等程序交换功能; 反向间隙和单双向螺距误差补偿功能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世纪星” HNC-21TF数控装置功能特点 * * * * * * * * * * * * *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材课件 赵 宏 立 主要内容 绪论:数控机床的发展与分类 1.194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第一台计算机诞生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 1952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 从此,传统的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 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 早期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不大,但它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 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又历经三代: 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 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 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组成的数控系统。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 这一阶段从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