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黄泥湖矿点铀矿成矿规律.doc
浅谈黄泥湖矿点铀矿成矿规律
刘宝民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
摘要:“一槽、二炭、三覆盖”, 垇槽沉积, 含炭砂岩是黄泥湖矿点铀矿成矿的基础,构造叠加是成矿的关键。
1 前言
黄泥湖矿点几年探采发现,矿点铀矿化除受层位控制以外,构造在黄泥湖矿点的矿化富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横穿矿区南北的NW向主控矿构造与第一层砂岩(J21)穿切后,在构造两侧形成铀矿富集带。在这一认识下设计钻探工程进行揭露,沿构造延伸方向揭露出一批工业矿孔,目前矿化沿走向控制长度已超过350米,还可进一步沿构造延伸方向进行探述,扩大找矿成果。
现就黄泥湖矿点构造与层位联合控矿的观点简要说明如下。
2 区域地质概况
从区域上看,矿点位于海西期(257Ma)的2-3Mr4花岗岩之上,处于新华夏系构造与南岭纬向构造带北部交汇处(图1)。由于构造断裂活动强烈,受南岭纬向构造带东西向压性构造南北挤压应力的作用,在花岗岩基底之上形成北东北西两组扭裂面,两组扭裂面的活动影响局部塌陷形成断陷盆地即垇槽地,之后正值中晚侏罗纪火山活动时期,是中国东部总体处于南北走滑,形成北
西西侧压应力时期,也即是江西中部和南部两条东西向火山岩带处于局部拉张部位,引起壳幔物质上涌时期,从而导致了侏罗纪花岗岩(燕山期)的侵入和菖蒲组双峰式火山岩第一次大爆发期火山岩带的形成,黄泥湖NW330°垇槽侏罗纪中统砂岩与火山岩互层喷发沉积盖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
3 矿点地质
3.1 地层特征
以桂竹帽峰为中心2KM2的地层基本特
征如下:
3.1.1垇槽沉积
矿点以海西期(257Ma)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中细粒白云
母花岗岩依次由中间相—边缘相组成的花岗岩为基底岩性和剥蚀蚀源,基底受NW向扭裂面形成塌陷的影响形成矿点NW330°走向垇槽地,加上古地貌的影响,使垇槽形成北窄南宽的喇叭状,于槽地及两侧边缘沉积了一套砂岩及火山碎屑岩与玄武岩互层喷发的沉积盖层,最后以燕山期酸性流纹斑岩溢出而告结束,铀矿化主要赋存在第一层砂岩的含炭砂岩中,以及受NNW向和NE向等构造穿切的第一层玄武岩的碎裂岩或层间破碎带中,由于地形影响,砂源方向集中程度不一,砂岩特别是第一层砂岩厚度在槽地不同位置有较大差异,厚者达十几米,薄的仅数十厘米,甚至缺失。
3.1.2 第一层砂岩特征
砂岩为中粗粒,中细粒,长英质、多含炭质,含炭量高者类似于亚煤层(但不一定有矿化),槽地北部见含砾砂岩或砂砾岩,不整合沉积在花岗岩之上,主要集中分布在槽地的以下三个区域,在槽地北部(即主含矿带)砂岩最大厚度可达14m以上,槽地西南和东南各有一个第一层砂岩厚积带,其余都为另星出现甚至缺失。第一层砂岩是矿点主要含矿层位,一般为中厚层状,含炭或含煤线,含矿富集地段砂岩为中薄层状与中厚层砂岩互层,受构造挤压后层间片理较为发育,同时裂隙裂纹发育,近地表易风化,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偏豆状。产状受构造影响变化较大, 140-200°∠15-35°。总体倾向170°左右。
3.1.3 玄武岩
主要有喷发和贯入两种形式,以喷发形式的玄武岩为主,与砂岩沉积形成互层,是“一槽、二炭、三覆盖”认识中矿体的良好盖层,为火山口喷发溢流而成,由于喷发时冷却环境不同,玄武岩杏仁体发育有很大差异,有的杏仁体数量多且大,杏仁体大小1-3毫米不等,有的则很微细,肉眼较难辨认。贯入式玄武岩主要以贯入形式存在于NW、NE两组构造裂隙中,或第一层砂岩的层间薄弱地带,以似层状和脉状等形式产出,杏仁体的数量和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异。玄武岩厚度以火山口附近厚度最大。
3.2 构造特征
矿点位于白面石矿田北部,长期以来受新华夏系构造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影响,构造岩浆活动频繁,造成花岗岩基底断裂发育, 局部形成断陷槽地,形成垇槽沉积,导致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侵入与多次喷发和溢出。本区主要构造有:
3.2.1 北西向构造:
是矿点的主要构造骨架,走向300°—320°多数北东倾,倾角50—70°,其规模长几米-几佰米不等,宽1-5米,活动于垇槽形成前后,是南北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一组扭裂面,其性质在早期是属于压扭性,活动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构造活动,使基底花岗岩断裂局部形成长轴330°左右方向的垇陷地或NW向的一组构造破碎带或构造角砾岩带,构成槽状地带,为第一层砂岩及火山岩的喷发堆积形成了有利垇槽地形条件,第二次构造活动导致硅质脉硫化物,煌斑岩,辉绿岩等基性脉岩组成的脉体充填于构造中,第三次活动是在垇槽沉积形成并成岩后产生的,主要被石英斑岩等酸性脉岩所充填,穿插切割砂岩和玄武岩以及基底花岗岩,这组构造在本矿点最为发育,多表现为构造破碎带或脉岩充填。
NW向构造在中部主控矿地带,穿越垇槽北部与南部,从垇槽北部西侧边缘往南东1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