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pdf

2003 年3 月 语 言 研 究 Mar., 2003 第23 卷 第1 期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23 No.1 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 刘 晓 南 南京大学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宋代笔记 文集 诗话等文献中有不少直接记述闽语的语料 通过它们可以推测现代闽 方言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代就已成型 并且语料中记述的一些方言特征一脉相传 沿续至 今 关键词 宋代 闽语 历史语料 中图分类号 H177 H3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263 2003 01-0061-09 [1] 鲁国尧先生 运用散见于宋人笔记小说 诗话词语的材料 确证了早期某些闽音特征的客观存在 笔 者在考察宋代福建文士诗文用韵时 泛览了一些宋人文集 诗话 词话和笔记小说 又有若干新的发现 近年扩大范围到宋人经传注释 有关闽语的史料遂积累增多 经过整合 颇可以窥见八百至一千年前闽 方言的某些特点 本文拟就这些材料来探讨宋代闽语 为了确保 所指方域 准确无误 我们只选取那些字面上明言 闽人如此这般说 之类的语料 否则宁可舍弃不用 一 闽语的形成问题 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 修订本253 页 云 闽语形成于何时并没有记载 但可以说明闽方言已经 出现或形成的材料 唐代以后并不匮缺 中唐诗人顾况 约 727-820 囝一章 一诗用闽方言词 囝 和 郎罢 入诗 题目下顾氏自注云 囝 哀闽也 但 全唐诗 卷二六四 页 29130 在诗题下又有小 字夹行注曰 囝音蹇 闽俗呼子为囝 父为郎罢 但这不象顾况原作所有 四库全书 集部顾况 华阳 集三卷 提要曰 顾集诸本 今皆不传 此本乃明万历中况裔孙名端者 裒其诗文成三卷 考库本 华 阳集 凡编者校勘解释之语均夹行小注 包括前引 囝音蹇 均是 因此如果没有更有力的证据 我们暂 将前引注文看作明代编者插入 所以顾况这首诗中并没有提到闽语 闽音字样 但 囝 郎罢 的确是闽 方言词 这是宋人笔记 诗话言之凿凿的 因此 囝一章 诗是早期闽方言词语见诸文献的语料 最早记述闽音的恐怕要数五代入宋的僧人赞宁 他记曰 福州王氏有国 闽土人言音诡异 呼两浙 为东麂 亦不详其字义 释赞宁 919-1001俗姓高 吴兴德清人 乃江浙高僧 好学博物 颇负盛名 他由五代吴越入宋 早 年是吴越王公贵胄座上清客 晚年又受知于宋朝君臣 宋史 艺文志 著录他的著作 僧史略 三卷 筍 谱 一卷 物类相感志 十卷 传载 八卷 上引文字见于 传载 从文中 果符归我 称吴越为 我 来推测 这段话当记自吴越亡国之前 说闽人 言音诡异 反映了诸侯割据一方 自命正统的心理 作者简介 刘晓南 1957- 男 湖南平江人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 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 赞宁 传记 见 说郛 卷五 页7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说郛三种 本 如张师正 倦 杂录 云 关右人或作京师语音 俗谓之獠语 范成大诗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 全宋诗 第四十册页25905 耳畔逢人无鲁语 鬓边随我是吴霜 自注云 蜀人乡音极难解 其京洛语音 辄谓之虏语 或 伪 时以中国自居 循习至今不改也 既又讳之 改作鲁语 61 身为闽人的朱熹看法跟赞宁不同 不否认闽音的怪异 而且还认为吴音之怪正可与闽音相提并论 他在给学生讲课时谈到这个问题 学生的讲堂笔录中记之 朱子语类 卷第一百三十八 朱子语类 第8 册页3282 中华书局1986 年王星贤点校本 下 同 包扬记 因说四方声音多讹 曰 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 盖彼中地尚中正 自洛中脊来 只 是太南边去 故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