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观.txt老公如果你只能在活一天,我愿用我的生命来延续你的生命,你要快乐的生活在提出分手的时候请不要说还爱我。景观植物学
第一章 概论
一、植物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1、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它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地球上人口较少,资源足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必需品时的历史时期,环境问题是微乎其微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再力口上长期利用自然资源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容许量,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而且也导致全球性环境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人口稠密,居住拥挤,污染严重的城市,尤为突出。因此以生态学的整体观点,着眼于长期的环境效益,从改善生态平衡的高度来进行城市环境绿化,是对人类、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的做法。毫无疑问,作为恢复良性生态循环重要手段之一的园林绿化,注重环境效益,强调以“绿”为主,以植物造园为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日本植物学家计算过,1公顷落叶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吨,1公顷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9吨。另有计算,1亩森林一般每天产生氧气48千克,能满足65人1天的需要。
2、调节气候作用。城市园林植物有比较明显的降温增湿效果。一方面,植物光合作用可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而没有植物的条件下,太阳能会直接转化成热能。另一方面,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可消耗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3、可防风、降低噪音。
4、可吸附灰尘和其它污染物。
5、杀灭有害细菌、产生负离子。
总之,观赏树木在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方面,可起相当显著的作用,被称作绿色的环境卫士。所以,园林树木对环境污染的生态反应及其在改善和净化环境中的作用,是人们用来监测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在对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噪声、放射线等分别治理后,综合防治其对环境(大气、水质、土壤、动物、植物)污染的必不可少的最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掌握各树种的特性,根据环境特点及要求,科学地组织城市各类园林绿化,则能使园林树木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2、造景(视觉、听觉和嗅觉)
植物是造园的“三要素”(山水、建筑和植物)之一。它不仅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风景资源的重要内容。取之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化自然环境;繁花似锦的植物景观,可提供焕发精神的自然审美享受对象。造园可以无山或无水,但不能没有植物。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虽然植物比重不大,但它仍然是园林景象构成必不可少的要素。连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皇家宫苑,建筑也只在一个角落里,更多的是自然山水和植物。欧洲造园,不论是花园(Garden)或林园(Park),顾名思义植物为主要手段。我们可以说,植物与园林不可分割,离开了树木花草也就不成其为园林艺术了。每种植物都有独自的形态、色彩、风韵和芳香,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受,还有1年4季的变化。
从现在的一些古典园林中也可以看出花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承德离宫中的“刀壑松风”、“青枫绿屿”、“梨花伴月”、“曲水荷香”等,都是以花木作为景观的主题而命名的。江南园林也不例外,例如拙政园中的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其命名也都与花木有联系,它们有的以直接观赏树木为主题,有的则是借花木而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园林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等感官。此外,春、夏、秋、冬时令变化,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都会改变空间的意境并深深地影响到人的感受,而这些因素往往又都是借花木为媒介而间接发挥作用的。例如拙政园中的听雨轩,就是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梁雨景气氛的。借风声也能产生某种意境,例如承德离宫中的“万壑松风”建筑群,就是借风掠松林而发出的涛声得名的。
通过嗅觉而作用的花木就更多了。例如苏州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和“远香益清”(远香堂)等景观,无不都是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气袭人面得名的。
古藤老树或珍贵花木更具有独特的造园价值,有名胜的性质,它本身即可构成独立观赏的对象。因此,造园时常在一个适当的环境里,诸如小家庭、小天井、月台、路口等处,以台、座,栏、篱为衬托,作相对独立的陈设式布置。这些“活的历史文物”,常招睐无数游客。如江苏昆山亭林公园入口处的古琼花树;苏州光福司徒庙四株形态各异的千年古柏,古人因其形而分别给他们题名“清、奇、古、怪”,杭州超山的一唐一宋两株老梅以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一株相传为孔于手植的桧柏(现存者为清雍正二年即1732年所萌新条)等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亭台楼阁、山石水池,破废了
文档评论(0)